鲁菲尼小体与筋膜

妙芙说运动 2025-03-19 15:06:04
筋膜本质上依然是解剖,但它更像是一个将肌肉、神经、血管、感受器等“元件”集成在一起的“电路板”,也就是说,“筋膜并不只是筋膜组织本身”,当我们开始关注和发掘其中更多的要素时,对于筋膜训练的探索也就更深入和全面,今天主要聊一下遍布筋膜中的“感受器”-鲁菲尼小体。 鲁菲尼小体(Ruffini corpuscle)于1894年被意大利解剖学家Angelo Ruffini首次发现,其结构特征为轴突末梢被胶原纤维丛包裹,形成梭形感受器复合体;其核心功能是对持续的机械牵拉刺激产生慢适应反应,主要分布于真皮深层、关节囊及筋膜结缔组织中。 鲁菲尼小体作为一种慢适应机械感受器,广泛分布于皮肤、关节囊及筋膜组织中,时刻准备收集外界施加在个体身上的压力信号,其功能与筋膜的生物力学调控、本体感觉及疼痛机制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筋膜理论的兴起,鲁菲尼小体在筋膜网络中的角色也逐渐被重视起来。 在力学传导方面,当筋膜受到牵拉时,与胶原纤维紧密连接的鲁菲尼小体能够感知筋膜的张力变化并激活神经信号。深筋膜通过鲁菲尼小体感知局部应力,调节肌肉收缩的协同性。例如,在脊柱侧弯或腰椎失稳患者中,深筋膜的力学失衡可导致鲁菲尼小体异常激活,引发慢性疼痛。 作为慢适应感受器,鲁菲尼小体持续监测筋膜与肌肉的静态应力,参与维持姿势稳定和运动协调,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在训练中强调对大肌肉群的刺激,对于深层稳定肌也应该报以同等的关注, 这关系到自身本体感觉的调控。 筋膜中的鲁菲尼小体与自主神经系统(尤其是交感神经)存在交互,情绪紧张时,交感神经兴奋可导致筋膜张力增高,进一步刺激鲁菲尼小体,形成“疼痛-紧张”恶性循环。 另外,鲁菲尼小体可能对温度变化敏感,并通过与自主神经系统的交互影响疼痛信号的传递,比如较低的温度可能会诱发一些关节的不适与疼痛,就与之相关。 所以,学会用温和的松解方式与动作练习来引导身体走出现有的功能障碍,是开启运动的关键环节,它们能够很好的“安抚”和照顾到筋膜组织中的鲁菲尼小体,你需要找到那些温和的并使你感到舒服的动作,以脊柱和髋部这些重要的关节为重点关照对象,反复的打磨技术,身体就会给予你更为正向的反馈。

0 阅读:0
妙芙说运动

妙芙说运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