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7年开始,黑龙江佳木斯,一教师请了25年病假,后来她想办退休,却发现自己的编制被教育局取消了,于是便将教育局告上法庭,要求恢复编制,补发90万工资,并按照在岗公办教师办理退休。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3年,姚志荣从齐齐哈尔师范学院毕业,满怀热情地被分配到佳木斯第十二中学,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在那个年代,教师编制意味着稳定的职业保障,她也因此全身心投入教学。 然而命运在1997年拐了个弯,因健康原因,她向学校请了病假,前往北京治疗,最初,她以为这只是短暂的休养,计划治愈后重返课堂。 可这一走,竟成了她与学校漫长分离的开端,病假期间,学校仍按月发放工资,她便安心疗养,未曾察觉任何异样。 然而远在佳木斯的学校却在悄然变化,第十二中学与其他机构合并,改名为佳木斯第二十中学,人员调整随之展开,姚志荣因长期缺席,名字从工作名册中被移除。 2000年,教育局根据相关规定,以她长期离岗为由正式取消了她的编制,不久之后,工资也停止发放,由于信息沟通不畅,这一切并未正式通知到她。 身在北京的姚志荣对此一无所知,继续过着疗养与学习的生活,甚至还完成了在职研究生的学业,她与学校的联系逐渐淡化,直到多年后才发现,自己早已被“遗忘”。 时间来到2020年,已近退休年龄的姚志荣开始着手办理退休手续,她满心以为,凭借当年的编制,自己能顺利领取养老金,开启安稳的晚年。 然而当她联系学校时,却被告知档案中没有她的记录,编制早已无迹可寻,追问之下,她才得知早在20年前,教育局就已取消了她的身份,这一消息如晴天霹雳,让她无法接受。 2000年,佳木斯市人社局等部门联合出台了《佳木斯市市直财政统发工资管理办法》,向阳区政府依据此政策对她的编制和工资进行了“处理”。 2002年,她察觉到工资不再发放,询问学校财务时得到的答复是“休病假不能发工资”,并未提及编制已被取消的事实。 在她看来,编制是她多年付出的回报,怎么能在无声无息中消失?愤怒与不解交织,她决心追回失去的一切。 维权之路从2021年开始,她先是找到教育局,要求复查并恢复编制,同时补发自停薪以来的工资,总计90万元,并按照在岗公办教师的标准办理退休。 2022年,姚志荣正式将教育局告上法庭,提出了恢复编制、补发工资并按在岗标准退休的诉求,然而诉讼之路并不顺利,同年8月,鹤岗市中级法院裁定,她的起诉不属于行政诉讼范围,请求被驳回。 她没有放弃,继续上诉,2023年4月,二审开庭,庭审结束后,判决结果迟迟未定。 站在法庭外的她,望着远处的天空,心中充满复杂的情绪,25年的等待与坚持,换来的却是悬而未决的答案,这场较量似乎看不到尽头。 姚志荣的故事传开后,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有人对她的行为表示质疑,认为她25年未上班,却要求补发90万元工资并恢复编制,显得不合情理,甚至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 另一些人则站在她一边,指出学校和教育局在编制取消时未尽到告知义务,程序上存在瑕疵,她的维权有其正当性。 两种声音在网络上交锋,围绕劳动权益、制度漏洞等问题展开激烈争论,无论支持与否,这件事都让人开始反思,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个体的保障如何与制度的执行达成平衡。 至今,姚志荣的诉讼仍未尘埃落定,她用坚持书写了对个人权益的追问,也让人们看到了制度执行中可能存在的盲区,25年前,一场普通的病假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25年后,这场风波仍在继续。 她或许无法改变最终的结果,但她的故事已然在公众心中留下了印记,至于这场较量的结局如何,只能留待时间来揭晓答案。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九派新闻2023-4-25《教师请病假25年未返岗,退休前发现编制“消失”,校方称已不存在劳动关系,当事人:希望以教师身份退休并补发工资》
从1997年开始,黑龙江佳木斯,一教师请了25年病假,后来她想办退休,却发现自己
如梦菲记
2025-03-24 15:31:2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