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万春,曾是国民党第九兵团的中将副司令官兼第111军军长。 1927年,蒋介石作为北伐军总司令,意外决定视察湖北夕阳的独立第8师。 刘春荣作为第8师的师长,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接待了蒋介石。 然而,蒋介石并没有因接待不周而表现不悦。 在视察过程中,刘万春正在进行体能训练,蒋介石看到他练单杠、倒立等一系列动作。 此后,刘万春的官运亨通,先后升任旅长、少将高参,并被调入庐山军官训练团担任科长。 1943年,刘万春已是国民党军中的核心人物。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董其武在听到傅作义决定起义的广播后,他也不确定自己是否应该继续效忠傅作义。 董其武不久后飞往北平,与傅作义见面。 傅作义明确表示,“坚决走人民的道路”。 董其武决定忠诚于共产党,支持和平起义。 在当时,傅作义的许多部下并未完全认同这一决策 与此同时,傅作义的老部下,尤其是第九兵团的指挥官和其他军官,也在不断权衡是否支持起义。 刘万春便是其中之一,刘万春作为第九兵团的副司令,曾亲自指挥过重要战役。 然而,战后的刘万春与一些国民党特务保持着私下联系。 与刘万春不同,董其武始终支持起义,并全力协助实现和平解决。 然而,像刘万春这样的军官却依然没有完全站稳立场。 1948年,傅作义已经私下与共产党接触,并且在东野部队已突破关内的情况下,他向刘万春提出了是否继续战斗还是进行和平谈判的问题。 然而,刘万春并未作出直接回应,而是提出要看中共方面的态度。 短短几天后,傅作义再度向刘万春询问是否同意北平进行和平谈判,刘万春的回答依然模棱两可。 刘万春并不完全认同与中共谈判的想法。 事实上,他与特务的接触中,倾向于继续维持国民党的立场,并且一直对共产党持敌视态度。 他掌握着傅作义部队中的一部分兵力,然而,傅作义和董其武对刘万春的行为始终有所警惕。 1949年,刘万春的部队在遂远与解放军发生了激烈对抗。 8月,刘万春收到蒋介石的指示,继续与傅作义共同抵抗解放军的进攻。 1949年9月,刘万春只得签署起义通电,表示投降。 在起义前,他曾为蒋介石开出的高官厚禄所动心,且曾表示愿意继续为国民党提供内应。 即使无法阻止和平解放,他仍向蒋介石表明自己愿意充当内应,协助镇压起义。 在中共联络处成立后,刘万春便开始刁难,要求将联络处的武器交给自己保管。 7月,蒋介石派遣特使赴绥远时,安排人员向我党工作人员投掷手榴弹,造成一名我党同志牺牲。 刘万春加强了对事件的隐瞒。 1950年1月,解放军第36军成立,刘万春依旧被任命为军长,然而他仍然频繁与蒋介石的特务进行勾结,并且与香港方面有联系。 在华北局掌握了确凿的证据后,聂荣臻将傅作义与董其武召集到一起,详细展示了刘万春通敌的证据。 11月,聂荣臻下令逮捕刘万春、张朴和鄂友三。 这三人曾是傅作义、董其武的部下。 经过调查,聂荣臻确认了他们的罪行。 然而,如何处理这三人,成了一个让他头疼的问题。 刘万春、张朴、鄂友三,原本在傅作义的麾下担任重要职务。 然而,随着起义的成功,刘万春试图通过秘密活动破坏人民政权。 聂荣臻在下令逮捕刘万春时,特地征询了傅作义和董其武的意见。 傅作义对这一决定感到震惊,而董其武则为刘万春求情,建议考虑从宽处理。 最终,毛主席在得知此事后表示可以不杀刘万春,按革命纪律处理。 最终,刘万春被判定为“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被送去改造。 在经过数年的改造后,刘万春于1967年刑满释放,甚至成为北京政协委员。 直至1990年,刘万春在90岁高龄去世,他曾在晚年撰写回忆录,反思自己的一生。
刘万春,曾是国民党第九兵团的中将副司令官兼第111军军长。 1927年,蒋介石作
雾隐青山绘心语
2025-03-25 17:27:18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