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科学家将一只公鼠与5只母鼠放在一起,发现公鼠会与所有母鼠繁衍后代,然后进入“贤者模式”,除非再放入一只新的母鼠,否则它几乎不会在短时间内继续交配。 这个现象后来被叫做"柯立芝效应"。为啥叫这个名字呢? 因为美国总统柯立芝和他老婆参观养鸡场时,发现了类似的情况。农场主说公鸡一天能交配很多次,柯立芝夫人听了很感兴趣,说要不要告诉她丈夫。柯立芝总统听后问:"是和不同的母鸡吗?"农场主说是的,柯立芝就说:"那你告诉我老婆吧。"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动物界的雄性似乎对"新面孔"特别感兴趣。科学家们觉得这可能是动物界的一种本能,为了让自己的基因传播得更广。毕竟,和更多不同的雌性交配,生下的后代就可能更多,基因就能传得更广。 但是,人类和动物还是有区别的。科学家们就想知道,人类是不是也有这种倾向。于是他们又做了一些实验。 有一个实验是这样的:让一些人看电脑上的异性照片。一开始,大家看得挺认真的。但是如果一直看同一个人的照片,大家就会慢慢失去兴趣。可是,只要出现一张新面孔的照片,大家又会来精神。这说明人类可能也有点像那只公老鼠,对新异性会特别感兴趣。 科学家们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就研究了大脑。他们发现,这和一种叫"多巴胺"的东西有关。多巴胺是大脑里的一种化学物质,它能让人感到快乐和兴奋。当我们遇到喜欢的人或事时,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让我们觉得特别高兴。 在性行为中,大脑会分泌大量多巴胺,让人感觉特别爽。但是,如果总是和同一个人发生关系,时间长了,大脑分泌的多巴胺就会变少,快感也就没那么强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那只公老鼠对熟悉的母老鼠失去兴趣,而对新来的母老鼠又特别兴奋。 对人类来说,这个现象还和一个叫"不应期"的东西有关。就是说,男性在性行为后会有一段时间对性没兴趣。但是,如果这时候出现一个新的潜在对象,可能又会有兴趣,这就是柯立芝效应在人类身上的表现。 不过,人类的感情可比动物复杂多了。除了多巴胺,还有一种叫"后叶催产素"的激素也很重要。这种激素被称为"爱情荷尔蒙",它能让两个人感觉更亲密,更依恋对方。 当两个人刚刚相爱的时候,后叶催产素的水平会很高,所以会觉得对方怎么看都特别好,恨不得天天黏在一起。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激素的水平会慢慢降低,那种热恋的感觉也就慢慢淡了。这时候,有些人可能就会想找点新鲜刺激,这就给了柯立芝效应可乘之机。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 要认识到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生理现象,不要觉得自己或者伴侣有问题。要多沟通。如果感觉关系有点淡了,就要和对方好好聊聊,说说自己的感受,听听对方的想法。 再者,可以一起努力,给生活增添点新鲜感。比如尝试新的约会方式,或者一起学点新东西。这样不仅能增进感情,还能让生活更有趣。 还有一个好办法是一起创造美好回忆。可以一起去旅游,参加一些有意思的活动,或者就是一起做一些平常不会做的事。这些共同的经历会成为你们感情的粘合剂,让你们的关系更牢固。 虽然柯立芝效应看起来挺厉害的,但是人类毕竟是有理智的高级动物。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意志力和感情来克服这种本能冲动。很多长久的感情都证明,只要两个人真心相爱,共同努力,完全可以建立一段稳定、幸福的关系。 说到底,维持一段好的感情需要双方共同努力。要学会互相理解,互相包容。遇到问题不要逃避,而是要一起面对,一起解决。同时,也要给对方一些空间,让彼此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和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柯立芝效应最初是通过观察雄性动物发现的,但后来的研究表明,雌性动物和人类女性也会有类似的反应。所以,这不是男性特有的问题,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参考来源:彭拜新闻2020.4.5《科学八卦:不出轨,真的那么难吗?》)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1956年,科学家将一只公鼠与5只母鼠放在一起,发现公鼠会与所有母鼠繁衍后代,然
鹏天云光
2025-03-26 13:02:4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