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先苦不一定会后甜,先甜起码你真有甜过。
海外宝藏猫哥
2025-03-27 00:21:13
浪漫生活的记录者
今天分享的是明末清初著名竹雕大师张希黄的竹雕笔筒,竹林七贤。他传世的作品很少,竹雕收藏到张希黄的作品就到头了。他传世的作品只在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和国博各有一件。我这件在家也是笔筒,只是一个放毛笔的容器。
我妈有一个男闺蜜。去年刚刚去世,97岁。就是故事里写过的那个穆叔叔(化名)。小时候他给我大哥拿回来一件仿皮夹克,我大哥穿小,二哥却爱不释手,结果我妈没给他买,原封不动退还给人家的那个故事。就是那个人。我妈和我二哥一辈子不和睦的导火索就是从这件事开始的。
我妈一辈子生活能力很差,我是吃大哥做饭长大的。可是穆叔叔却是一个特别会持家的上海男人,尤其烧的一手好菜。他太会过了,小的时候去穆叔叔家吃饭,我妈牙齿有缝常常塞牙,就找他要牙签。他拿出来的牙签居然是自己做的,是用吃完鸡的肋骨自制的。
我妈在世的时候在生活上很多事情都不会,动不动就打电话问他。他有句经典台词是我妈念念不忘的:“家里一辈子什么都能扔,就是不能扔容器。 ”今天猫叔这个笔筒就是典型的容器,也绝对不能扔。
就因为不能扔容器这句话,成了我们从小的至理名言。她是离休干部,退休金高的我都不好意思说,怕凡尔赛。可是外面吃饭的打包盒从来不扔,拿回家都刷得特别干净。我每七八年给她装修一次,崭新的橱柜里都是各种空的容器。我二哥酷爱喝茶。我妈就和他要空茶叶盒,说放木耳,干货不生虫子。她有糖尿病不能吃月饼,可是月饼盒是她的最爱。她说装药最合适。结果就和左邻右舍要空的月饼盒。王致和腐乳的瓶子是方的,也是她的心头好,说这种方瓶子放在冰箱里节省空间。还有大嫂给家里拿的,饭店一次性拖鞋,浴帽,洗发液,她家得用麻袋装。最后就是纸袋子,数以千计。
他们那代人经历过太穷苦的日子。我父亲的口头语是常将有日思无日,莫道无时思有时。穆叔叔,我母亲他们推崇的都是先苦后甜的生活理念。一辈子存钱,省吃俭用。比如我岳母,买了一筐桃子,放在桌面,每天跟相面似的,捏捏每个桃子,一定要从快烂掉的开始吃,结果一周成功吃完全部烂桃。
而我从不按照常理出牌,我最大的成功就是没有听父母的话。我相信先苦不一定会后甜,先甜起码我真的甜过。快乐就像冰淇淋一样,不即时享受它,就会溶化消失,人太节省,省下的并不是銭,而是一个廉价的人生。可是我为什么从小要逼自己的女儿要先苦后甜呢,明天告诉你答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