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夜里,朱元璋找养子朱英喝酒。喝到一半,朱元璋忽然一双眸子直勾勾地盯着他问:“你是谁的儿子?”朱英不解,急忙答道:“我是您的儿子啊!” 听到此话后,朱元璋若有所思,朱英是他从战场上捡回来的孤儿,他的父母亲人都死在了战乱中,朱元璋看他可怜,于是便和马皇后商量收他做养子。 这些年朱英时时刻刻不忘养育之恩,无论去什么地方打仗或者巡检都会给马皇后带回来一些当地的特色,虽然价格不高,但这份心意却十分难得。 因为没有孩子,所以朱元璋很看重这个养子,他也愿意把自己的本事教给他,朱英也时刻不忘自己的身份,该照顾朱元璋时,他一定不会马虎。 刚去到前方战场的时候,朱英什么打仗本领都没有,他就紧紧的跟在朱元璋身边贴身照顾,只要朱元璋有需要,他立马就会出现。 后来朱元璋带着他一步一步学习如何打仗,直到他真正有了能力之后,才放手让他独挡一面。 跟在朱元璋身边这些年,朱英也从一个人人可欺的孤儿,成为了朱元璋身边的得力干将。 后来他的养父一步一步登上高位,朱英也受到了不少封赏,明朝成立后,朱英作为朱元璋养子,又是明朝开国大将,他也展掌管了许多要事。 好在他跟在马皇后身边时,学习了不少知识,这会处理起来倒也不算是困难,处理事情的时候他更是果断干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分析好事情的利弊,之后再决断。 马皇后时常夸他懂事能干,将来一定大有作为,朱元璋也经常交给他一些重要工作,朱英从来不会恃宠而骄,他生怕如今的一切变作泡影消散。 特别是朱元璋和马皇后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朱英就更注重行为举止了,他时刻谨记自己的身份,不敢成为他们二人的负担。 对待朱元璋的孩子,虽然他比他们年龄大上许多,而且还是他们名义上的哥哥,但朱英也时刻把尊卑记在心中。 其他大臣也都十分尊重朱英,虽然他和真正的皇子之间还是有些差别的,但是按照朱元璋对他的重视程度,估计朱英日后的发展也定不会差劲。 大臣的阿谀奉承让朱英十分惶恐,虽然这些交际在官场上很是常见,但他不想成为养父养母心中的疙瘩。 所以面对这些人的讨好和奉承,朱英很少回应他们,一来是避免了拉帮结派的事情发生,二来也不让养父母多心。 他虽然陪在朱元璋身边多年,但养子毕竟是养子,他能有如今的地位和财富全是依靠朱元璋和马皇后得来的,如今他有了弟弟妹妹,他自然是十分疼爱的。 也正是因为他的懂事,知进退,朱元璋才会对他如此放心,但随着天下的稳定,朱元璋也要解决一件心里事。 这些年朱英的姓氏早已经深入人心,他在外面做一件好事,百姓们都会把感恩的心记在朱家头上,所以朱英这些年也为朱家做了不少好事。 朱元璋平日里最容易多想,特别是天下稳定之后,他想的事情就更多了,哪个大臣心思活络,哪个大臣权力太大,他心中都会默默的记下来,只要他们有任何出格的事情,他都会立马出手。 但对于朱英,他却是十分放心,这个养子对他实在是太忠诚了。 这些年,只要朱元璋闲来无事的时候便会把朱英叫到宫中,两个人敞开胸怀大喝一顿,就像是亲父子那样。 酒过三巡,两个人越聊越多,对于朱英的父亲是谁这个问题,从他被捡回来的时候,就有了固定答案 问题的答案朱元璋自然也知道,但他的真实目的却不是这个,如今他有了自己的儿子,朱英如果还姓朱的话,肯定有些不妥。 于是他便让朱英重新改姓,以后就叫沐英,这样一来别人也知道他们之间的身份,以后皇位面临的危机也就小了许多。 对于他心中所想,沐英全当看不出,他对朱元璋的感情是不可动摇的,别说是该姓氏了,就算是让他去死,他都不会犹豫,这就是他对朱家的忠心。
一天夜里,朱元璋找养子朱英喝酒。喝到一半,朱元璋忽然一双眸子直勾勾地盯着他问:“
青史如烟啊
2025-03-27 11:11:24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