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7名女电译员被日军包围,兽性大发的鬼子见她们年轻貌美,正要上前侮辱,

青史如烟啊 2025-03-31 11:31:41

1942年,7名女电译员被日军包围,兽性大发的鬼子见她们年轻貌美,正要上前侮辱,谁知日军一靠近,就被吓得魂飞魄散!   1942年随着抗日战争进入尾声,日军大部也自知大势不如前,于是更改了作战的方向。   如果说抗战前期日军希望从东三省及沿海城市入手蚕食中国的话,那么后期他们显然意识到西南大后方对我军起着战略支撑的重要性。   所以,后期日军在西南大后方部署的兵力较以往有明显增强,滇缅公路这条唯一通向中国西南大后方的外界公路,自然成了日军首选的战略高地之一。   滇缅公路一旦此地落入敌手,我国西南大后方彻底就跟外界失去了联系。   当时的很多从国外采购的精密仪器都是由滇缅公路运输进来的。要是敌军完全掌握了滇缅公路的控制权,等同于切断我军的咽喉。   所以,国军曾就近派遣过一支远征军部队赴缅作战,这7个电译女兵便包含其中。   电台对战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今天的很多现代战争和军事演练中,缴获敌军电台都是重中之重,足以见得电台发挥关键性作用。   为了保护电台,国军专门分配了一支小队负责这项工作。按道理说,在七名女兵和这支小队的双重保护下,电台和女兵们都应该会得到相应保护。   那么,这七名女兵又怎么会走到这般地步呢?一切要从一场作战说起。   这天,正在执行电译任务的几个女兵突然得知,一支日军小队正在往她们所在的后方包夹而来。   她们当然知道如果此时再不撤退就只有死路一条,于是在小队的掩护下迅速转移。   但遗憾的是,他们的行踪最终还是被日军知晓。日军大部立刻掉转头来追击他们。   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远征军很快伤亡惨重,没了小队的掩护,她们只好护着电台一路转移。   但她们的体力到底还是赶不上装备精良的日军,再加上不熟悉地形,她们很快在一片树林中迷失方向。   没有办法,她们只能卯足了劲往前冲。耳边除了呼啸而过的风声外,就只有子弹不断传来的嗖嗖声。   随着子弹声音越来越密集,这几个女兵也知道敌军已经追上来了。电光火石之间,她们还有一个战友负了伤,这下行进的速度大打折扣。   偏偏这时候,前方已经再无退路,而是只有一处断崖。   几个冲在前头的日军终于赶上,一见眼前护着电台的居然还是几个貌美的女兵,一时间竟色心顿起。他们也不攻击女兵们的要害部位了,而是专门挑着腿、手臂这些部位打,显然,他们要留活口。   作为征战沙场的士兵,也作为战争爆发以来见证日军残酷行径的中国人,这几个女兵太清楚自己被日军抓到的下场了——不但电台会被缴获,连她们都将难逃欺辱。   手里的子弹已经为数不多,可她们依旧不能停止作战。在她们的顽强抵抗下,几个最先扑上来的日军已经被击毙,可随之而来的确实前赴后继的日军。   他们看到女兵的眼神都无一例外地充满着赤裸裸的欲望。   最终,几个女兵的弹药还是耗尽了。日军眼看就要得手,火急火燎地往前冲。正在和她们拉扯之际,突然发现一个女兵竟从身后摸出了手榴弹。   日军一看这架势是要和他们同归于尽,吓得赶忙撤退。但女兵却没有将手榴弹扔向日军,而是选择销毁了电台。   最终,电台被毁。这也意味着这队日军追击了数小时都将竹篮打水一场空。见如此,日军恼羞成怒就要上前抓住女兵们。   可女兵们怎会愿意自己受到日军的欺辱。   “休想要我们投降,我们誓死不做俘虏!”   说完几人手拉着手,决绝的转身跳下了悬崖。   生命的最后,这几个女兵不但捍卫了组织信息安全,还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尊严。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无论是放到当时还是现在,都是绝对的箴言。   参与抗日战争的每一个先辈,无论知名或默默无闻,无论年幼或年迈,无论男性或女性,他们都应无一例外得到后人的敬仰。

0 阅读:62

猜你喜欢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随风散,故纸堆里白首寻。我们的每天都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