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军包围了李学孟住的窑洞,本以为,两百多个日本兵抓一个中国农民是手到

寻墨阁本人 2025-03-27 17:53:28

1945年,日军包围了李学孟住的窑洞,本以为,两百多个日本兵抓一个中国农民是手到擒来,不料,反被李学孟击毙十余人,于是,鬼子想出了一个毒计……

“这就是中国人的软肋,哈哈哈……”   1942年,沁源作为重要的抗日根据地遭受了灭顶之灾。日军派兵约一万多人对沁源四处践踏,烧杀抢掠,顿时哀嚎遍地,宛如人间地狱。   彼时一个男人愤恨地看着这一切,他发誓总有一天要把日本人从这片土地上彻底地赶出去,他就是民兵首领李学孟。   李学孟并不是沁源本地人,在他19岁那年跟随父母逃荒一路来到这里,在这安家生活,这里已经变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看到日军到处作恶,李学孟恨极了,于是对这片土地十分热爱的他便组建了一支民兵部队。   不要小看李学孟的作战力量,他所带领的民兵可是沁源最重要的地方武装力量,让日本人十分头大,总是把日军耍得团团转。   白天,他们就躲在山头与日军作战。可他们从不成群结队,总是三三两两组成队伍。一下子打这边,一下子打那边,像麻雀一样到处出现却总是抓不着,日军也很难把他们一网打尽,这就是李学孟所擅长的“麻雀作战”。   而到了晚上,他们就趁日军睡着的时候偷偷潜入日军阵营,救出被日军关押的沁源老百姓,还带走被日军扣押的粮食和耕牛等。李学孟就是这样擅长用最小的武装力量达到最大的作战效果。   还有一次,李学孟接到任务要截断日军的行进路线,可是李学孟方的人数远远比不上敌方军队。李学孟方在山头与日军对峙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眼看马上就要败下阵来。   李学孟聪明的脑瓜又转动了,他叫兄弟们脱下身上的衣服,高高地挂在山头的树枝上。因为距离远看不清,日军还傻乎乎地以为与他们对战的就是李学孟呢。   谁知道李学孟早已带着兄弟们悄悄从山头撤退,吸引日军火力的不过是几件破衣服。等到日军终于发现不对劲的时候,李学孟方突然从另一处的山头发起猛烈攻势,打得日军一个措手不及,屁滚尿流。   日军吃了好几次李学孟这种“小把戏”的亏,可把日军气坏了。从此李学孟也成了日军的眼中钉,非要把他除去不可,李学孟不知道,顺利的作战背后,其实危险就藏在身边。   1945年的除夕夜,在窑洞中与兄弟们准备欢度除夕的李学孟,不知道在窑洞外面早已伏击了200多人的日军,虎视眈眈地准备将他一举拿下。   日军为什么会知道神出鬼没的李学孟的位置呢?原来早就有汉奸偷偷将李学孟的位置报给了日军,这才让他们找到了李学孟的藏身处。可是这样也没办法将李学孟拿下。   骁勇善战的李学孟从小练得一手好枪法,尽管被四处包围,他们也依然与日军对抗了20多小时。李学孟一打一个准,折损了日军不少的兵力。   日军十分头疼,没想到这样一个毛头小子竟然这么能打,于是狠毒的日军开始了他们惨无人道的威胁。   日军把李学孟的义父以及沁源的老百姓抓来,用枪指着他们的脑袋对躲在窑洞的李学孟说:“如果你不出来,我就一枪打爆他们的头。”   不忍心看到无辜百姓牺牲的李学孟,只好独自跳出了窑洞,可即便这样他也一人坚守对战到第二天的黄昏,最终因体力不支败下阵来,被日军抓获。   在各种残酷折磨下,李学孟也从未屈服。他被残忍的日军砍成了三段,英勇牺牲。李学孟牺牲时,也不过才34岁。这样的人民英雄值得我们纪念,日军的残酷行径,永远不可原谅。

0 阅读:64
寻墨阁本人

寻墨阁本人

路虽远,行者将至; 事虽难,做则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