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兰盆(日本传统在阴历7月15日前后,明治改历以后改为阳历8月15日前后,但有些地方依然保留古俗,各地时间不一)梵语ullambana(乌蓝婆拏,意为倒悬),见于伪经《佛说盂兰盆经》,目连母亲坠入饿鬼道,释迦告诉目连,在“僧自恣日”(印度雨季结束后的忏罪日,忏悔在雨季的三个月修行中所犯的罪过)供养僧众,可以解亡母之苦。“僧自恣日”即旧历7月15日,与道教“三元”的“中元日”是同一日,“盂兰盆”就有了鬼节、祭祀祖先亡灵的意义。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盂兰盆的语源是古伊朗语urvan(灵魂),来自于伊朗系民族的祖先祭祀。齐明天皇三年(657)7月15日举行盂兰盆会,平安时代是贵族的年中行事。
日本盂兰盆的お盆初日(以13日为お盆初日的地方最多),在家门口焚烧おがら(麻杆),为亡魂引路,谓之“迎え火”。在盂兰盆结束后(15日或16日晚)焚烧“送り火”,把供养过的鬼送走。还有“精霊流し”,相当于中国的放河灯。
周作人《中元》回忆浙俗中元鬼节,家家祭祖的场景:“十五迎精灵,家家设炬火。门前焚苧梗,迎神声凄楚。我不信鬼神,人情知恋慕。闻此每愀然,如灵俨在户。十六设祖饯,送神归地府。茄牛角峥嵘,瓜马足彳亍。持此为神骑,跨之从此去。”
奇妙的是,周作人所回忆的绍兴中元节的风俗和日本的盂兰盆行事几乎是一样的,除了没有日本人跳的“盆踊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