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2月初,要投日当汉奸的石友三、石友信兄弟被处决。两人被抓杀时,孙良诚都在场,吓得大病一场。病愈后,孙良诚不住地抱怨高树勋,说事先未和他商量。 1940年12月的一个寒夜,孙良诚裹紧大衣独自骑马离开了河南濮阳县柳下屯,他的脸色惨白,嘴唇颤抖。几个小时前,他亲眼目睹了陪同前来"会谈"的三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石友三被高树勋的手枪兵架出会议室。石友三被拖走时,眼中满是不可置信的神情,而孙良诚只能破口大骂几句,就眼睁睁看着昔日的长官被带走。 "用麻绳套着石友三的脖子,背往金堤河沿活埋。"这句话在他耳边回响,让他整夜噩梦不断。 这位被称为"倒戈将军"和"石阎王"的石友三,生于1891年的吉林长春,出身贫寒。他的父亲在大地主毕家赶大车,石友三常去看望父亲,被毕家留下陪伴毕东堆、毕星垣等公子读书。尽管与少爷们一起玩耍,他仍在长工房吃饭睡觉,穿着少爷们的破旧衣服,常感被贱视和难堪。 从军后的石友三,性情暴戾,野心勃勃。在冯玉祥的西北军中,他对各连学术科、军风纪盯得极紧,动辄整连排长,让他们去整士兵。作战时,石友三手执马鞭在各连阵地前走动,不哈腰、不弯背,表现得无比勇猛。正因如此,冯玉祥一手提拔了他。 然而,石友三的军旅生涯充满了背叛与投靠。1927年,他在冯玉祥在河南废寺逐僧后不久,于1928年纵火烧毁了少林寺,大雄殿、法堂、钟楼等建筑毁于一炬,5480卷藏经、寺志、拳谱化为灰烬。此后,石友三两次背叛冯玉祥投靠蒋介石,又两次脱离蒋介石回到冯部。 孙良诚看着窗外的雪,回想着几天后更让他惊骇的一幕。石友三的族弟石友信接到毕星垣电报后,来到巩庄想要救出哥哥。石友信不知这是一个圈套,刚踏进毕东垣家的门,就被毕的副官用手枪打死。两兄弟相继被杀,孙良诚的心理受到严重冲击,大病一场。 病榻上的孙良诚辗转难眠。他想起石友三的五个老婆——从吸烟的小脚大老婆,到在北平强娶的《京报》主笔林白水的闺女林慰君。石友三嗜爱名马,当团长时就养了几匹,每天都要洗刷一次。七八百元一匹,在当时也是天价,但他在所不惜。他升旅长后就开始吸食鸦片烟,后来又注射吗啡针。 1938年春,蒋介石命令石友三部队在豫北孟县集结整训,随后又命其东赴合儿庄参加大会战。当石友三到达徐州时,李宗仁、白崇禧指挥的蒋桂军已向安徽、河南四散溃走。蒋介石随即命令石留在山东"敌后抗战",这让石友三一时进退维谷,孤军远悬,不知所措。 石友三的秘书孙襄出了个主意,一方面介绍张友渔教授等加紧训练平津流亡青年学生担任政工人员,一方面与当地共产党、八路军地方工作人员取得联系。通过这些措施,他们获得了当地民众的支持,暂时解决了粮秣兵源的困难。 然而,这种表面上的抗日合作并非出于真心。石友三收容平津流亡青年学生,不过是为了扩军;与共产党八路军联络,也只是为了解决当时孤危处境的权宜之计。 蒋介石得知石友三与八路军友好相处后,十分不安。由于石部远在敌后,蒋不能派嫡系军队去对付,便派出两只"魔掌":一是石友三的族弟石友信,二是政治部主任臧元骏。 1939年4月,石友信到达冀南后,立即展开"肃共"行动。他以集训政工人员为名,将全部各级政工人员三百多人调集总司令部,连同政治部长张友渔及秘书孙襄等共产党员,交由教导总队严密监视看管。随后,石友信命人将政工人员分为两批:一批约一百多人被押解后方,另一批编入教导总队第二大队暂时留用。 同年秋,臧元骏率领一批政工特务到达南宫,带着蒋介石发给他的专用电台和密电本,开始在各部队布置特务网,调换原有政工人员及官兵中的进步分子,强迫全部官兵加入国民党,宣誓效忠蒋介石。 在石友信和臧元骏的操控下,石友三逐渐走上了与日军勾结的道路。1939年秋,石友三开始向八路军发动进攻,血洗冀南。到了1940年1月,石友三率部在威县下堡寺进行了三天三夜的大屠杀。在郭子堌村,石部控制村民粮食、柴草,将所有男女老幼关在一间屋内,青壮年则被逼迫构筑工事。如有反抗,便向房内投掷手榴弹。 1940年2月末,石友三部队逃到鲁西,总部驻曹县青堌集。不久,前十三路军军法处长黄广元从商丘来访,实际是受汪伪第一军军长张岚峰派遣,为石友三与日伪勾结牵线搭桥。3月下旬,石友信亲自前往商丘,与张岚峰秘密会面。此次会面的内容很快透露出来:日本人要张劝石友三投降汪伪政权,而石则要求日伪军先协助他打回冀南,有了广大地盘后再谈投降事宜。 就在石友三秘密谋划叛国投敌之际,臧元骏已向蒋介石报告了石的野心与图谋。蒋即令臧杀害石友三,由高树勋、毕星垣取而代之。臧元骏随即利用毕星垣与石友三的矛盾,以及高树勋与石友三的不和,设下了致命圈套。 1940年12月1日,当石友三被高树勋部下活埋于金堤河北岸,历史给这个"倒戈将军"画上了句号。几天后,石友信也步入相同命运,被枪杀于毕家。
1940年12月初,要投日当汉奸的石友三、石友信兄弟被处决。两人被抓杀时,孙良诚
熹然说历史
2025-03-27 21:19:50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