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广东一男子在医院陪护流产不久的妻子,偶然发现角落处有一名女弃婴,他将

熹然说历史 2025-03-31 01:21:55

2006年,广东一男子在医院陪护流产不久的妻子,偶然发现角落处有一名女弃婴,他将弃婴抱回家,从此夫妻俩将她当做亲生女儿对待。多年后,这个小家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变故,当年那个女孩的做法不禁让人感动! 班主任袁翰瀚看着教室角落里认真写作业的郑小淇,眼中满是赞许。这个12岁的女孩,虽然家庭条件艰苦,却依然保持着优异的学习成绩,是班上的三好学生。每天早晨,小淇总会梳洗整齐,穿着干净的校服来到学校,和其他同龄女孩一样爱美、爱唱歌,却又比许多同龄人多了几分独立与坚强。 "小淇是一个特别懂事的学生。小小年纪承担了家里的家务活,也认真学习,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袁翰瀚这样评价他的学生。 同学们也都喜欢和小淇相处。"我们都很喜欢和她一起玩,她很善良很喜欢帮助同学。现在我们一起住校,她教会了我很多生活方面的知识。"一位同学这样说道。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坚强、懂事的女孩曾是一名被亲生父母遗弃的弃婴。 那是在2006年,当时的阳江市程村镇卫生院内,一对夫妻的到来改变了一个生命的轨迹。郑兴尚夫妇原本是来医院处理妻子流产后的相关事宜,却在医院角落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婴。襁褓中的婴儿哭声撕心裂肺,仿佛在向世界发出生存的呼唤。 刚经历失去孩子痛苦的郑兴尚夫妇被深深触动。尽管家境并不富裕,但他们决定将这个女婴抱回家,给予她爱与温暖。他们给女婴取名"小淇",从此将她视如己出。 在郑家简陋但温馨的房子里,小淇度过了生命中最初的四年。虽然家境清贫,但养父母给了她足够的爱与关怀,小淇也在这片爱的土壤中茁壮成长。 然而,幸福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2010年,养父郑兴尚突然病倒,瘫痪在床。更为不幸的是,不久后养母也离家出走,只留下瘫痪的父亲和年幼的小淇相依为命。 "靠低保195块钱一个月,最困难的时候我都没钱买菜,我妈妈有一点私房钱,会帮我买一点米和菜。"郑兴尚回忆起那段艰难的日子时这样说道。 幸运的是,家中还有90岁的奶奶帮助照顾。奶奶尽管年事已高,却尽其所能地照料这个破碎的家庭。每天早上,奶奶会在小淇上学前为她准备简单的早餐,嘱咐她好好学习。放学后,小淇则会帮奶奶分担家务,照顾瘫痪的养父。 2015年春节前夕,程村镇下起了绵绵细雨,小淇坐在奶奶的床边,握着奶奶那双布满皱纹的手,心中五味杂陈。90岁高龄的奶奶一病不起,生命正一点点流逝。 "乖孙女,好好照顾你爸爸..."奶奶含着泪,紧紧拉着小淇的手,眼神中满是不舍与牵挂。小淇点点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知道,奶奶的离去意味着这个家将只剩下她和瘫痪在床的养父相依为命。 奶奶去世后,9岁的小淇扛起了全家的重担。清晨五点,当其他孩子还在睡梦中时,小淇已经起床生火做饭。她先帮养父翻身、擦洗、喂药,然后才匆匆吃几口饭,整理好书包赶往学校。 放学后,小淇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有玩耍的时间,而是直接回家继续照顾养父、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每天,直到晚上十点左右,小淇才能完成所有家务,抽空完成作业后疲惫地睡去。 "有爸爸在,就有家。"这句话成了小淇心中的信念,支撑着她一天天坚持下去。再苦再累,想到瘫痪在床的养父需要她,小淇都能咬牙坚持。 然而,命运早在2012年就给了小淇一个重大抉择。那一年,小淇的亲生父母找上门来,希望将她接回身边。当得知自己是被养父母从医院抱回家的弃婴时,小淇内心震惊但并未怨恨。 "我想跟养父在一起。"小淇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虽然原谅了当初遗弃自己的亲生父母,但她割舍不下与养父之间早已情浓于血的亲情。尤其是在养父生病、养母离家的情况下,她更不愿离开这个给了她爱与家的男人。 村里人都知道小淇一家是全村最困难的。郑兴尚靠每月195元的低保金维持生活,常常连买菜的钱都没有。幸好奶奶生前留了些私房钱,能帮他们买一点米和菜,勉强度日。 "从小都懂得照顾他爸爸,很少有这样的孩子,这么懂事,我们相邻乡里看着都觉得很感动。"村民们看着小淇日复一日地照顾养父,都忍不住赞叹。 小淇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一家企业甚至筹资为小淇家建了一座50多平方米的新房,改善了他们的居住条件。 面对这些帮助,小淇和养父郑兴尚心怀感恩。"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养父常这样教导小淇,而小淇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份孝心与感恩。

0 阅读:0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