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肯尼迪遇刺,他的头盖骨被当场掀飞,妻子杰奎琳迅速爬向车后方将肯尼迪的头盖骨捡了回来,那颗飞向肯尼迪头部的子弹,射杀了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
美国立国已超过三百年,从最初的十三个殖民地发展到如今的全球超级大国。尽管期间涌现了许多在政商界有影响的家族,这些家族的权势大多维持了数十年,并没有任何一个能够贯穿百年,更不可能主宰美国的历史进程。美国的领导层始终保持开放和变动,这也是美国能够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实际上,美国绝不可能被少数几个家族所控制,肯尼迪家族的历史便是这一点的有力证明。
被称为“美国第一世家”的肯尼迪家族,并非因为该家族长期处于权力中心,而是因为他们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甚至被称为“被诅咒的家族”。
在家族的规划中,成为美国总统是肯尼迪家族的终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老约瑟夫将培养子女的重点放在了政治上,约翰和他的哥哥小约瑟夫从小便接受了严格的教育,并相继进入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就读。在一次任务中,小约瑟夫不幸牺牲,这让肯尼迪家族将所有希望寄托在了约翰·肯尼迪身上,迫使他投身于自己并不十分热衷的政治事业。
约翰·肯尼迪于29岁时当选为马萨诸塞州的议员,并连续三次连任。在1960年,他参加了总统竞选,提出了“新边疆”的竞选口号,倡导在科学技术、经济发展、以及战争与和平等领域开辟新的天地。凭借年轻的魅力和与对手尼克松的激烈竞争,他成功当选为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年轻的总统,同时也成为了美国历史上首位罗马天主教总统。
1963年11月22日,德克萨斯州达拉斯的天空格外晴朗。这个秋日的午后,温度适中,阳光明媚,成百上千的达拉斯市民早早就聚集在街道两旁,等待着观看总统车队经过。这是一次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访问,年轻的总统约翰·F·肯尼迪此行不仅要在达拉斯发表重要演讲,更要为来年的总统大选打下基础。
当天中午12点左右,总统专车驶入达拉斯市中心。这辆林肯牌敞篷轿车缓缓行驶在街道上,肯尼迪和夫人杰奎琳端坐在后排,不时向两旁的民众挥手致意。车队所到之处,都能听到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对达拉斯市民来说,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能亲眼目睹这位魅力非凡的总统和第一夫人。
12点30分,总统专车正沿着埃尔姆街行驶。这条街道两旁的建筑物林立,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德克萨斯教科书仓库大楼。当车队转过代利广场时,突然传来了一声清脆的枪响。起初,很多人以为这是鞭炮声或汽车回火的声音。但紧接着又响起了第二声、第三声枪响。
在这电光火石的瞬间,一颗致命的子弹击中了肯尼迪的头部。坐在身旁的杰奎琳立即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在这种危急时刻,这位第一夫人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当看到丈夫的头部受到重创后,她没有惊慌失措,而是迅速爬向车辆后方,将飞出的头盖骨捡了回来。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以至于在场的特勤人员都来不及作出反应。总统专车的司机在听到枪响后立即加速,朝着最近的医院疾驰而去。
在约翰·肯尼迪上台时,南越的吴庭艳政权已显得摇摇欲坠,面临着随时垮台的风险。为了支撑南越政权的存续,肯尼迪决定对南越进行“特种战争”,即通过派遣更多的军事顾问、空军作战和直升机队以及提供更广泛的作战支援来强化南越的反游击战能力。
在肯尼迪的领导下,美国对南越的军事援助迅速增加,从初期的685人增至1963年底的16732人。尽管美国的介入在表面上有所增强,但吴庭艳政权仍未能有效承担起美国“反共”重担,最终在1963年11月1日发生了“倒吴政变”,吴庭艳被清除出局。
与此同时,肯尼迪政府对于古巴的态度同样充满敌意。1959年,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成功,建立了社会主义政府,这直接挑战了美国在西半球的政治影响力。肯尼迪政府立刻决定推翻卡斯特罗政府,支持亲美的反卡斯特罗力量。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划了一次军事行动,支持流亡古巴人入侵。虽然美国承诺提供空中支援,但最终由于肯尼迪的临时撤回,导致这次入侵完全失败。
1962年,肯尼迪在《经济复兴与增长计划》中提出了一系列旨在促进经济复苏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增加失业津贴和社会保险金、提高最低工资、为农民提供紧急救济,并对贫民窟进行清理与重建等。1961年通过的“重新开发萧条地区法”原本被视为应对失业的关键举措,但实际效果有限。虽然法案拨款了1.7亿美元用于培训失业工人,但仅培训了14,000名工人,后来,肯尼迪又推出了“力开发与训练法”,但失业率一直维持在5.5%以上。
关于肯尼迪家族为何屡遭厄运,罗伯特·肯尼迪在兄长约翰·肯尼迪遇刺后进行了深刻反思。为了寻找慰藉,罗伯特开始大量阅读古希腊的悲剧,特别是研究希罗多德对“傲慢自大终将迎来泪水”的观点。他开始怀疑肯尼迪家族是否在行为上过于激进,是否因为过于自信和无所畏惧而导致了一系列不幸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