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秋,重回南京的廖耀湘突然想起一件事,于是忙里偷闲来到一个小山村,找来当

蜀山史道道 2025-03-31 11:53:50

1945年秋,重回南京的廖耀湘突然想起一件事,于是忙里偷闲来到一个小山村,找来当地保长寻问一位村民的近况。恰好这个保长正是对方侄儿,在将对方带到叔父面前后,廖耀湘极为触动,可以说没有眼前这位老人,他早已经牺牲在8年前那场南京保卫战了。

1937年12月,日军逼近南京,惨烈的南京保卫战打响。作为国民政府的首都,意义非凡,蒋介石当然想要死守,而唐生智则自告奋勇担任这场战役的总指挥。

虽然负责守卫南京的国军部队,多数是淞沪战场溃败下来的,而且还有很多新兵,部队无法整编满员。但驻守南京军官,包括唐生智在内始终坚决抵抗。

将士们在前沿阵地上用血肉之躯抵抗日军炮火,其中有一支部队尤为突出,他们就是刚从淞沪大战退下来的“教导总队”。

这支部队战斗力相当顽强,军官也都是国民党内的精英,里面有一个中校参谋主任,在淞沪战场打的相当精彩,曾两次负伤,其名叫廖耀湘。

他和教导总队的军官们一直保持高昂气势,为应对接下来的战斗,廖耀湘甚至和众同僚写下了遗书,随后走上惨烈的阻击战场。

在这场大战中,虽然实力悬殊,但廖耀湘和教导总队始终在一线英勇抵抗,有力的阻击日军进攻,即便日军开始动用坦克大炮、飞机狂轰滥炸,但廖耀湘依旧能打的有来有回,双方后期甚至展开惨烈白刃战。

日军付出重大伤亡后,恼羞成怒释放毒气,教导总队无奈阵地失守,战士们大多中毒倒下。廖耀湘和剩余的七八名官兵坚持到最后,他不甘心被俘虏,随后转身和众人跳下山坡。

但廖耀湘并没有牺牲,等他从昏迷中醒来时,南京城已经失守。心如死灰的他,重新拾起斗志,挣扎着包扎好伤口,开始逃亡之路。

一路上,他看到了犹如人间地狱般的场景,日军甚至惨无人道的开枪射杀江上抱木头、门板求生的中国军民,路上到处都是鲜血和尸体,有军人的,也有平民的......

他勉强换了身上的军装,穿上遇害者身上弄下来的棉袍,伪装成难民进入难民区躲避,但沿途日军搜查国军很严,难民区领头的两个欧洲人看出了他的身份。

为了避免收容他,引来日军报复,威胁整个难民区安全,最终没有答应。

后来他一路漂泊到和家村,在万念俱灰之际,一个叫和广丰的村民对他很同情,不顾危险选择帮他,此人不仅拒绝了廖耀湘给他的十几块大洋和金手表,还主动将他藏在自家草屋后的小土窑里。

在之后的日子里,到处都是杀人的日寇,和广丰顶住了日寇的恐吓威胁,一直没有将廖耀湘交出去。而且即便在粮食紧张的时候,他还每天供应两餐稀饭,咸菜和粗面饼。

更让他感激的是,和广丰儿子还主动去长江边帮他侦查逃跑的路线。在确定好路线后,和广丰的儿子和永强带着廖耀湘一路出逃,最终顺利抵达江北游击区。

大恩不言谢,廖耀湘发誓以后一定会回来报答这对父子,之后马不停蹄的回到部队。

经此大难回去后,他得到重用,1939年何应钦任命他为刚组建的机械化师少将参谋长,带领部队再次前往抗日战场。

廖耀湘先后参加了著名的柳州破围战、广西的昆仑关争夺战,一雪南京保卫战的屈辱,屡建战功,很快成为赫赫有名的抗日名将。

之后他又来到杜聿明的新五军,参加远征军出国作战,在国外屡建战功,他的名字甚至还被欧美等西方国家报道过。等到1946年,廖耀湘功成名就,他本人也被任命为兵团司令。

当然,廖耀湘从来没有忘记当年那份大恩。其实早在抗战胜利后不到一个月, 刚参加完日军投降仪式的新六军军长廖耀湘中将就风尘仆仆的回到南京,接收日军投降。

在南京的他抽空回到和家村去找了一趟老友,当时为防惊吓到村民,他只带副官找来保长问和广丰的近况,也就是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时隔多年,廖耀湘再次看到和广丰,此时老人已经60岁开外,他模样憔悴,一脸菜色,身上穿着补丁衣服,看起来过得并不好。

廖耀湘赶紧上前和他打招呼,在敬完军礼后,还向其三鞠躬,和广丰也很激动,双方寒暄了好一阵。当时为报答恩人,廖耀湘给了老人500银元,然后扶着他来到村口,吩咐手下给乡亲们按户送银元。

最后还在南京城中买下一栋两层楼的门面,让其开了一家米铺,确保他衣食无忧。廖耀湘此举也赢得了周围人称赞,众人都说他是有恩必报的真君子。可是辽沈战役后,廖耀湘一下从天堂跌到地狱,最终兵败被俘。

不过我党素来宽容,对于他这样的抗日将领也很重视,刘伯承珍惜他的才能,在建国后安排他在自己操办的军事学院担任教员,为解放军将士们授课长达4年之久。

即便是这一期间,他也没有忘记过这户人家,曾去探望过和广丰。只是后来考虑到自己的政治身份问题,不得不中断了来往。

1961年廖耀湘被特赦,成为全国政协委员,此后一直为社会主义新中国服务,但他有没有再回到过这个村子,就不得而知了。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蜀山史道道

蜀山史道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