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宝岛反击战期间,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给前线将军肖全夫打来电话,命令他开火。肖全

品古观今呀 2025-03-28 10:13:14

珍宝岛反击战期间,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给前线将军肖全夫打来电话,命令他开火。肖全夫却说不能打,陈锡联火大道:不打我处分你!肖全夫却反问:谁是前线指挥官?   在建国初期,中苏两国的关系比较密切,苏联还曾派遣专家帮助新中国支援建设,但进入到1950年代后期,由于两国在党的方针政策上出现分歧,关系开始出现裂痕。   1960年,不安分的苏联就开始在中苏边境搞事。位于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珍宝岛,就是苏联主要制造和发起争端的地方。

在珍宝岛正常生活的我国居民,以及边防战士们,都无端受到苏联的恶意骚扰。   本着“以和为贵”的原则,我党高层领导当时并未下达反击命令,而是秉承暂时容忍、持续观望的态度,静观苏联的后续举措。

结果,苏联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得寸进尺。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毛主席在苏联一再挑衅的行为下,终于下达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反击”的命令,并委派当时沈阳司令陈锡联以及副司令肖全夫,即刻前往珍宝岛支援指挥。   1969年3月,苏联的边防军突然派出了70余人,这些人分别乘坐军车从珍宝岛的上下游两处登岛,向我军驻防战士发起突然袭击。   苏联的这次突然入侵以及突然袭击,造成了我军边防战士,6人被打伤、打死。在苏联的猛烈突袭下,我军战士被迫做出反击,最终成功将其击退。   其实,在当时的情形下,我军与苏联的军事装备力量相差悬殊。我军主要是步兵力量充沛,至于各种先进的坦克、飞机、火箭炮等军事装备,明显要低于苏联的配置。   不过,陈锡联以及肖全夫想了一个主意,既然苏联格外关注我军战士何时登岛,那么就提前派遣战士做好埋伏,在单独派兵登岛,以此吸引俄军战士落入我们的包围圈中。   于是,我军一小支队伍,在夜色中悄悄登岛,提前在某处做好了埋伏。次日,另一支队伍大张旗鼓登上珍宝岛。苏联军队看到我方战士登岛后,按耐不住立即派兵登岛。   当苏军士兵刚一登上珍宝岛,便立刻遭到我军战士的伏击,随即,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战。在这次小小的战役中,以击杀俄军战士30余人,击伤俄军数十人,摧毁对方装甲指挥车一辆,而将其击退。   隔了几天,苏联派出动了三辆坦克,边防战士立即将情况,报告给陈锡联以及肖全夫。陈锡联沉吟片刻,当即下令召集部队,准备进行强有力的回击。   就在这时,肖全夫却站了出来。他阻止了陈锡联,理由是据他观察,苏联此次派出的坦克后面根本就没有紧跟步兵,这明显不符合常理,应该是苏联的一次试探,又或者说这根本就是一个圈套。   陈锡联大怒,根本听不进去肖全夫的阻拦,甚至扬言倘若肖全夫不服从命令,就要处分他。肖全夫根本就不怕,他作为前线指挥官,直接下令不许轻举妄动,不能轻易开火。   结果真如肖全夫所料,苏联的三辆坦克只是转了几圈,不见我军有所举动,便直接回去了。3月15日,苏联集结了数十辆坦克、装甲车,以及数百余步兵,向我军驻守珍宝岛的士兵发起猛烈攻击。   我军战士无奈进行反击,一次次顶住苏军的炮火袭击,双方激战数个小时,最终以成功击退苏军而结束战斗。3月17日,苏军再次挑起战火,在坦克的掩护下,苏军步兵入侵珍宝岛。   我军战士面对苏军的进攻,没有展示出丝毫的怯意,同样以炮火进行猛烈攻击,最终成功再次将其击退。   一次次的自卫反击战,成功保护了我们国家的领土,更是捍卫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

0 阅读:1758

猜你喜欢

品古观今呀

品古观今呀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看历史与现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