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18日,国民党上将陈仪被执行枪决,行刑前,蒋鼎文让士兵端来酒食,陈

青史如烟啊 2025-03-28 11:03:08

1950年6月18日,国民党上将陈仪被执行枪决,行刑前,蒋鼎文让士兵端来酒食,陈仪摆手说:“你要念及旧情,就让士兵麻利点,打我头部。”   国民党的将领陈仪,从跟随孙传芳到成为蒋介石心腹,再到被枪决,他的人生大起大落的背后到底有什么恩怨情仇呢?   陈仪出生于1883年,就读于陆军大学,是典型的科班出身将领,辛亥革命爆发后,陈仪因为参加了独立运动被任命为浙江都督府陆军部长,就此开启了他的军官生涯。   当时的军阀割据,科班出身的陈仪被军阀孙传芳看重,做了孙传芳手下的一名师长,但后来他却在和蒋介石的接触中被拉了过去:“你来我军吧,肯定能让你大展拳脚。”   有了蒋介石的重视,陈仪本可以在国民党军队中得到重用,但是陈仪却和蒋介石不同,他有一颗爱国心。“我每天听着百姓冷嘲热讽,就觉得自己配不上中国人这个身份!”   1937年,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但是蒋介石为了自保采取了消极抗日的态度,导致了全国对国民党一片骂声,当然,这些话传到了陈仪这个爱国将领耳中变得尤其刺耳。   “虽然很不甘,但是我也没有办法。”一边是国家,一边是命令,陈仪一度陷入了痛苦中。   1938年,汪精卫沦为汉奸走狗,当时的陈仪马上请示蒋介石抗日,但是蒋介石依然无动于衷。“汪精卫是汉奸,是国家的罪人!”眼见蒋介石没有动静,陈仪就自己发布了声讨汪精卫的声明。   “看来陈仪是个爱国将领,反倒是蒋介石不肯积极抗日。”在此之前,蒋介石还是一个爱国的形象,但是就在陈仪发表了这份声明后,百姓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这件事让蒋介石十分愤怒,很快就撤了陈仪的职,之后陈仪就只能在国民党内部做秘书。   就是这段秘书工作,陈仪才得知国民党上层的腐败,爱国的陈仪心里更不是滋味了,与此同时,他对蒋介石的忠诚也在一点点减少,二人之间的“不对付”变成了党内公开的秘密。   陈仪的死和国民党的另一位司令汤恩伯脱不了干系,让人咋舌的是,二人的关系曾经十分亲密,可以说陈仪是汤恩伯的伯乐了。   汤恩伯原名汤克勤,本来是陈仪的部下,后来得到陈仪的赏识,不仅送他去军官学校留学,还出了学费,每月资助50元津贴,为了感恩陈仪,汤克勤改名汤恩伯,以表感谢。   之后汤恩伯得到蒋介石重用,仕途风生水起,但是就在此时,他却亲手把自己的恩人送上了断头台。   国民党的消极抗日、蒋介石的阳奉阴违,再加上国民党内部的腐败都让陈仪这位爱国将领十分痛心,他私下开始和蒋介石最痛恨的共产党联系,决定反蒋。   “我对蒋介石的所作所为非常失望,现在我已经联系上了共产党,你和我一起投共吧。”陈仪对于汤恩伯完全没有戒心,居然在自己离开前试图劝说他弃暗投明。

当时的陈仪哪里会知道,眼前这个口口声声叫自己恩人的汤恩伯早就出卖了自己!陈仪正谋划着浙江起义的大事,旁边也有人劝说陈仪:“汤恩伯这个人不可信,你不要把我们的计划告诉他。”   但是,陈仪根本没有当回事,他觉得自己不会看错人:“汤恩伯是我一手带出来的,就连他和蒋介石相识也是我牵头的,他怎么可能背叛我呢?”   结果,汤恩伯转头就出卖了自己的恩人,直到陈仪被逮捕,从亲信口中才得知汤恩伯的真面目。   1950年6月18日,勃然大怒的蒋介石直接下令要枪毙陈仪,还让蒋鼎文去做那个监斩官,如今已经不受重视的蒋鼎文只能任劳任怨地接下这个差事。   想着世事无常,蒋鼎文还让手下给陈仪准备了酒菜,但陈仪断然拒绝,他知道自己要死了,他非但没有害怕还大义凛然赴死。   他整理了行装,站在行刑处大喊:“来啊,冲着我的头,给我来个痛快!”   除了这句话,陈仪还留下了一句:“忘恩负义的汤恩伯,他也活不过5年!”果然,由于蒋介石的疑心,不忠不义的汤恩伯最终如陈仪预言的那样,真的没活过五年。

0 阅读:286

猜你喜欢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随风散,故纸堆里白首寻。我们的每天都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