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的邻居们。 绣像本金瓶梅第六回中,潘金莲因与西门庆偷情事发,武大捉奸被西门庆打伤卧床不起,潘金莲恐武松回来受责,便听了王婆的话,与西门庆一同将武大毒死。等武大死后,潘金莲假意嚎啕大哭,惊动四邻,众街坊前来打探消息,听说是武大死了,便说:“大郎得了什么病,怎地忽然就死了?”这话问得有些疑惑,潘金莲自然知道要想瞒得过邻居,就得把戏做得足些,因此答道:“我家大郎因害心口疼,不想一日重过一日,吃了恁些好药,都不见好,谁想昨夜三更时分,叫了几声,便死了,丢下奴家一人,好是苦也!”说罢呢,又哽哽咽咽,悲泣不已。 邻居们都知道武大死得不明不白,其中定有隐情,又不能追根问底,也只好假意劝慰:“人吃五谷杂粮,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呢?死得已经死了,活得还要好好活着,娘子你休要烦恼,惹出病来自受,你看这天气多热啊。” 从这些情节中可以看出,邻居们对武大之死心知肚明,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会突然就死了呢?况且前些日子刚听说武大因为捉奸被打,受伤并不甚重,这般不明不白,定是受人陷害,毒杀亲夫这一念头似乎已经深深地浸入他们的心田。那么既是有个这个疑惑,为什么就没人见义勇为去揭发呢?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是英雄豪杰所为,普通百姓,有几个敢于出手的呢?就说现在的文明社会,若在路上遇见一个老人摔倒,又会有几个敢上前扶一把呢?况且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没有证据,仅凭人与人之间的交头接耳,如何做得了证?因此,邻居虽然疑惑,却并不能做什么。但是不能做什么,又不代表不能说些什么。所以,武大火化不几日,西门庆趁夜将潘金莲娶回家,邻居们见那轿子过后,自是议论纷纷,每个人心里都清楚,武大之死,这番是可以坐实了被潘金莲所害,但是事主与本地大恶霸西门庆有关,谁还敢多放个屁?可是吧,这老百姓就有一点不好,要说他们胆小怕事吧,他们又总是喜欢看热闹不嫌事大,自己不敢管也就不管了,总想有人敢管,因此呢,他们就想出了个办法,就是让有些好事者私下里编了顺口溜来传扬。 顺口溜这个东西,重一点儿的叫谶语,轻一点儿的叫童谣,最次就叫顺口溜。它通俗易懂,郎朗上口,因此流传的快。就说西门庆与潘金莲这事儿,不几天就在清河县传遍了一个顺口溜: 堪笑西门不知羞,先奸后娶丑名留。轿内坐着浪淫妇,后面跟着老牵头。 这几句话很能说明潘金莲与西门庆以及王婆之间的龌龊,但凡明眼之人,听罢此言,定然会心一笑,心中暗思:编得好,编得妙,不知谁家才子这般俏,敢叫西门听了睡不着觉。瞧瞧,别说以前,就是现在,如果大家对某些事件不敢于直接举报,那么根据事实,编出一些能够引起关注的含沙射影的文字,自然就会有人去寻根刨底了,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看似谣言却非空穴来风的事情,往往能够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这就是好奇心爱看热闹心使然。 武大的邻居们既然编了这么一个顺口溜,又让它快速传播,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需要让一个人知道,这个人是谁?当然是跟武大有直接关系的,愿意为武大出头,又必须是他才能出头的人。这个人就是武松。打虎英雄。所以,当武松出差归来,众邻居一看,都捏了两把汗。私下说道:“我哩个乖,这个太岁回来,咱们可有好戏看了!” 想要看好戏的邻居,为什么要捏两把汗呢?这第一把,是怕惹事上身。你想想,武松虽然能打死老虎,但只是匹夫之勇,不像西门庆那样有实力,是当地一霸,俗话说,强龙难压地头蛇。武松虽然也在县里做个都头,毕竟他是外地人,惹出什么麻烦来,一走了之,余下帮助过他的人怎么办?那还不是净等着叫西门庆收拾吗?所以大家都怕武松找上来了解情况,因此捏了一把汗,这是自保的汗。这第二把汗,就是想要看大事发生,且这大事越大越好,大到什么程度,那就是继续闹出人命,俗话说,杀人偿命,既然你西门庆杀了武松的哥哥,武松若真是条汉子,自然要杀西门庆报仇,怎么杀西门庆,能不以杀西门庆,这可是天大的事,可以说这是能够让清河县天翻地覆的大事,想想就觉得很刺激,这样的刺激谁不想看,但是会不会真的实现,那就得看武松到底有多大能耐,要是武松办不成,或者武松愚笨,发觉不了武大死得蹊跷,不管不问了,那岂不是白白地激动了吗?因此这第二把汗是怕事不成的汗。 当武松终于觉得自己的哥哥死得蹊跷时,他上门去寻问邻居时,问一家,不知道,再问一家,还是不知道,但是他们不知道归不知道,却还是给武松指明了一个方向。那就是大家都像商量好的一样,对武松说:“都头啊,这事儿我们不知道,你也不用多问,你要想知道你哥哥是怎么死的,就去问问紧挨着你们家的王婆吧!”看看,这一下王婆成了众矢之的,为什么呢?一是王婆平日作为招人嫉恨,二是王婆跟他们一样,也是个平头百姓,他们惹得起,所以没什么顾虑。当然也有个别好事者胆儿大一些,在说出王婆的同时,还说出何九和郓哥这两人,目的就是希望武松能够早日找到西门庆头上,这样以来,大事才会发生,热闹才更好看,这瓜吃着才更有味道。
这位乌军旅长说的是实话,但是好像他有对策似的……他咬牙切齿的说:俄罗斯的主要战
【5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