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庆积资历深、战功大,曾经担任红军师长,八路军团长。1955年大授衔,贺庆积被授予少将军衔,老领导都为他抱不平,认为评的太低。
1955年,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授予军衔。在这个庄重而历史性的时刻,众多为新中国成立立下赫赫战功的军事指挥员获得了相应军衔。在这些将领中,贺庆积被授予少将军衔。这个消息传开后,引起了不少老同志的关注和议论。 对于熟悉贺庆积战斗历程的老领导们来说,这个军衔等级似乎与他的资历和功勋并不相称。他们纷纷表示,贺庆积的军衔评定偏低了。这种不满并非没有根据,要知道贺庆积可是从红军时期就开始战斗的老革命,曾经担任过红军师长,在抗日战争时期更是担任过八路军团长,资历之深、战功之大,在当时的军队中都是有目共睹的。 然而,军衔的评定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解放战争时期,贺庆积虽然担任过东满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这样的重要职务,但在后期主要是担任师级指挥员。他先后在独立师、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以及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七军任职,始终保持在师级职务上。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后来的军衔评定。 尽管如此,贺庆积的军事才能和贡献是不容忽视的。在担任东满军区副司令员期间,他参与指挥了长春、辽沈等重要战役。在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中,他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战役的胜利,都凝聚着他的智慧和汗水。 贺庆积,江西省永新县人,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军事领导人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革命斗争的印记。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始,到1928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再到1929年投身中国工农红军,贺庆积的革命历程与中国的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的建设密切相关。他的经历不仅见证了中国革命的激烈变化,也体现了一个革命者忠诚于党、心系人民、奋勇前行的精神风貌。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贺庆积的革命生涯迅速发展,他先后担任了乡政府主席、区少队部主任兼区委常委等职务,逐渐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和任务。特别是在吉安及湘赣苏区的反“围剿”作战中,他参与了多次艰苦的战斗,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与坚定的革命信念。在这些历次战役中,贺庆积不仅是战斗的参与者,更在组织和指挥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验的积累,他逐渐升任红军师卫生部文书、连政治指导员、团参谋等职,凭借敏锐的战术眼光和对党与军队的忠诚,他成为了革命队伍中的骨干力量。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刻,贺庆积作为参与者之一,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长征不仅是对身体的考验,更是对革命信念的严峻挑战。在这场史诗般的战斗中,贺庆积凭借丰富的战斗经验与坚强的意志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长征的艰难跋涉对他个人的锤炼,使得他在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能够更加从容应对各类复杂的战斗局面。 进入抗日战争时期,贺庆积的领导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他先后担任了八路军副团长、团长等职务,积极参与了包括邵家庄伏击战、反九路围剿等多场战斗。在百团大战中,他不仅展现了出色的战术指挥能力,还体现了对抗日胜利的坚定信念。贺庆积的军事才能在抗日战场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他勇于指挥并善于运用战术,打击敌人,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贺庆积依旧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他先后担任了东满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江西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重要职务。在这些岗位上,贺庆积继续参与了许多重大战役的指挥工作,尤其是在长春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关键战役中,他以其卓越的战略眼光与出色的指挥能力,为人民解放军赢得了多个决定性胜利。 随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贺庆积的军事生涯并未结束。新中国成立后,贺庆积继续活跃在军事领导岗位上,先后担任江西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辽宁省军区司令员等职务。在这个时期,他不仅参与了新中国的建设,还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协助国家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军队体系。 贺庆积的领导生涯贯穿了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阶段,他无论是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还是在军队建设和国家事务中的领导,都展示了他的非凡才能与坚定信念。作为中国共产党七大、八大代表以及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委、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贺庆积不仅在军事上贡献突出,在政治上同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一位备受尊敬的高级将领。 1998年11月12日,贺庆积在沈阳逝世,享年89岁。他的一生,始终与中国的革命事业紧密相连,无论是在血与火的战场上,还是在新中国的建设中,贺庆积都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革命理想,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逝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损失,但贺庆积的精神与贡献,依旧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