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0年,79岁张廷玉被抄家,当场抄出了36.2万两白银!乾隆顿时哈哈大笑:“

史说畅谈呀 2025-03-29 10:13:23

1750年,79岁张廷玉被抄家,当场抄出了36.2万两白银!乾隆顿时哈哈大笑:“好你个文官清流!”

张廷玉,清代康雍乾三朝重臣,曾任大学士、军机大臣、三等伯爵,死后配享太庙,是清朝唯一享有此殊荣的汉族大臣。

他在政治上一生无玷,为国家立下了不少功勋,却在晚年遭到了乾隆帝的怀疑和打压,最终被抄家没收财产,张廷玉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他又是如何应对的?   张廷玉出生于安徽桐城一个书香门第,其父张英是康熙朝大学士。张廷玉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入值南书房成为康熙皇帝的贴身秘书。他以其才华、勤奋、谨慎、忠诚赢得了康熙皇帝的信任和赏识,历任庶子、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刑部左侍郎、吏部左侍郎等职。

雍正即位后,张廷玉更受到了雍正皇帝的重用和宠爱。雍正皇帝称他为“气度端凝,应对明晰”,就是说气质沉稳,头脑清楚,应对起来特别有条理。雍正皇帝把他提升为礼部尚书,并让他兼管翰林院事务。   后来又晋升他为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等职。雍正八年(1730年),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让他担任首席军机大臣,并拟定了军机处的各项规章制度。

从此以后,张廷玉成为了除了雍正皇帝之外最有权力的人。雍正皇帝视他如同自己的肱股之臣,甚至称他为“契友”,就是结拜兄弟的意思。雍正去世后,遗诏让张廷玉配享太庙。   乾隆即位后,张廷玉仍然受到了乾隆皇帝的尊重和信任。乾隆皇帝命他总理事务,并赐予他世袭一等阿达哈哈番爵位。乾隆二年(1737年),又特封他为三等伯爵,并赐号“勤宣”。

乾隆四年(1739年),又加太保衔。乾隆平时和张廷玉说话,从来都是和颜悦色,称他为先生,从不直呼其名。张廷玉上朝时,乾隆总是要提醒身边太监,赶紧上前搀扶,别让老人家有什么闪失了。可以说,乾隆初年,张廷玉所享受的待遇,在清代的所有汉族大臣中,堪称空前绝后。   而张廷玉在政治上的功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参与了《明史》的编纂工作。张廷玉是《明史》的总纂官,负责监督和审核全书的内容。他力主客观公正地评价明朝的历史,不偏不倚,不避讳,不谄媚。

他还亲自撰写了《明史》的序言、目录、年表、世系表等部分,并参与了《明史》的校对和刊印工作。《明史》是二十四史中最后一部,也是最完备的一部,张廷玉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是完善了军机处的制度。军机处是清代最高的决策机构,由皇帝和几位大学士组成,负责处理国家大事。

张廷玉拟定了军机处的各项规章制度,规定了军机处的职责、权限、程序、文书等事项,并严格执行。他还建立了军机处与各部、各省、各使馆之间的沟通渠道,使军机处能够及时掌握各地的情况,并下达有效的指令。   三是参与了康雍乾盛世的建设。张廷玉在康雍乾三朝任职四十七年,期间参与了许多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事务。   他协助皇帝处理了多次边疆战争、民族关系、朝贡贸易、科举考试、赈灾救济等事宜,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意见。他还主持或参与了《康熙字典》、《清会典》、《清圣祖实录》、《清世宗实录》等重要著作的编纂工作。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廷玉因为位高权重,受到了乾隆的猜忌,在乾隆二十年,乾隆皇帝听说张廷玉贪污,便下令抄家查抄。据说当时抄出了三十六万两白银,乾隆皇帝顿时哈哈大笑:“好你个文官清流!”   看到张廷玉的资产如此丰富,乾隆也是畅快无比,你张廷玉不是自诩清流吗,家中却藏有如此多的银两,看来,你也不过是假清高。   可是,接下来的发展却超乎了乾隆的预料,原来,这些白银都是皇帝赏赐的,也就是说,是合法的收入,这下子乾隆可尴尬了,最后只好哈哈一笑。   不过,乾隆是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毕竟,他是“十全老人”。而此后的张廷玉因为君臣猜忌,晚景渐渐凄凉,不久后便病逝了,只留下一个“乾隆盛世”还在做着太平景象。

0 阅读:122

评论列表

手撕鞑靼辫子

手撕鞑靼辫子

1
2025-04-01 07:22

满清累计屠杀中国人超过5亿,1644入关屠杀1.5亿,屠三藩1亿万,屠白莲屠1亿,屠太不天国1.2亿(史书上说7000万,结合人口出生率远超),屠义和团1.3亿。还有小起义多如牛毛,而且满清村民犯事经常屠村。

史说畅谈呀

史说畅谈呀

雾里看花,历史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