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启蒙的时候,有两种选择:一是读公办村小,二是读民办村小。 公办村小是瓦房,可以坐木头课桌。老师有正式编制。 民办村小是茅草房,石头桌墩,老师是大队长初中没有毕业的大女儿。 想想任何时代都一样,大队长女儿凭借老爸的权力,可以当教师。 她水平确实有限,教不来拼音不说,讲课把人要弄疯。教“毛主席”三个字,直接教:毛,毛主席的毛;主,毛主席的主;席,毛主席的席。 当时,一个村有点文化的人,都在嘲笑大队长女儿水平低。 话说回来,在那个时代,这几个字到底该怎么讲解呢?我其实现在都没有答案。 我读了公办村小,是复试班。教室左边是四年级,右边是我们一年级。 不要说,四年级那批同学成才的不少。五年级集体转入公社小学,同年级四个班,前四名居然都来自那个群体。 初中毕业,那批同学中,居然考上了六名师范生,后还有几名招聘干部。 不得不说,公办村小那名老师太优秀,对我们的人生观影响很大。一个人教两个年级,语文、算数、美术、体育、劳动,等等有关课,都是他一个人教。 最喜欢看老师在池塘边拉二胡,莺飞草长,万花竟开的三月,一曲曲高亢的、舒缓的音乐,给我们无穷无尽的享受。 老师是外乡人,据说他来自涪陵的长江边,他常常拿出几张珍藏的黑白照片给我们看:有他的父母,有他几个姐姐。他常常独自看着照片抹泪。 清明将至,突然想到我的启蒙老师,有种眼眶湿湿的感觉。 春日生活打卡季 那些年的教育
我启蒙的时候,有两种选择:一是读公办村小,二是读民办村小。 公办村小是瓦房,可
时光喝醉客
2025-03-29 14:37:4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