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张勋上了床,枕在四姨太王克琴香软的肚皮上。他刚睡着,被弄醒了。正要把四姨太

墟史往事 2025-03-29 15:15:49

晚上,张勋上了床,枕在四姨太王克琴香软的肚皮上。他刚睡着,被弄醒了。正要把四姨太死抽一顿,她光着身子,冲了出去。 张勋1854年出生于山东,他自幼丧父母,性格刚烈而倔强,青少年时期的他经常表现出难以驯服的一面。 随着年岁增长,张勋投身军旅,凭借其在军中表现出的勇猛和智慧,逐步获得提拔。 1901年,当时他在风雨交加中迎接逃离北京的慈禧太后,此举获得了慈禧的极大青睐。 慈禧对他的信任和赏识,不仅提拔他为四川建昌镇总兵,还让他暂缓赴任,留在自己身边。 1906年,张勋再次晋升为云南提督,但依旧留在京师,甚至还有幸陪同慈禧观看颐和园的戏曲表演。 张勋的私生活同样多姿多彩。他一生共纳妻一人、妾五人,育有九子五女。 他的正妻曹琴,同样出身孤苦,两人1882年结婚,那时张勋28岁,曹琴只有16岁。 尽管张勋的早年生活充满艰辛,但他对曹琴始终持有敬爱之情,曹琴也实际上掌管了张勋家中的大小事务。 张勋的妾侍中,第一位妾侍邵雯出身天津贫寒之家,被自己的兄弟出卖给张勋。她对此心存怨恨,但更痛恨自己的兄弟。 傅筱翠和卞小毛分别因为张勋的个人喜好而成为他的妾侍,傅筱翠是因为张勋喜欢她的戏曲表演,而卞小毛则是袁世凯为了笼络张勋,将她让给他的。 1911年,当南京被革命军攻陷时,卞小毛一度被捕,张勋为救她不惜用大量的交通工具进行交换,显示了他对卞小毛的宠爱。 随着卞小毛生下女儿,张勋对她的态度逐渐冷淡。 而王克琴则因为年轻貌美而迅速取代了卞小毛的位置,成为张勋新的宠妾。 复辟失败后,有一次晚上,张勋上了床,枕在四姨太王克琴香软的肚皮上。 他刚睡着,被弄醒了。 正要把四姨太死抽一顿,她光着身子,冲了出去。整个院子里的人都看见她裸身奔跑,这一举动最终导致了张勋对她的休弃。 1914年,张勋迎来了他六十岁的寿辰,为此他大摆筵席,庆祝场面极为阔绰。 同年,与他一样坚持不剪辫子的辜鸿铭为他赋予了一副意味深长的寿联,联中提到的“擎雨盖”与“傲霜枝”暗示了张勋坚持清朝传统的态度,以及对即将消逝的大清帝国的哀叹。 此时,剪辫与否已经成为一个政治象征,表明了个人对前清王朝的忠诚与否。 三年后的1917年,张勋更是将这一象征性的行动推向了高潮。他在北平发动了一场复辟清朝的行动,悬挂龙旗,试图恢复清朝旧制。 在他的复辟政权中,是否拥有辫子成为了评判官员资格的一个重要标准。 张勋制定了严格的政策,对于那些保留着清朝辫子的前清官僚,若未在民国担任过官职,则能获得内阁、宰辅等高位;若有辫子但在民国曾为官,则只能担任尚书、侍郎等次一级职务;对于剪去辫子的民国官员,则不论其能力如何,一概不用。 张勋的这一政策迅速引起了一波追逐利益的浪潮。不少人为了获取官职,纷纷寻求假辫,将之缝制在朝冠上,试图以此获得官职。 起初,张勋直接根据应聘者的辫子长短给予官职。但不久后,他发现有人使用假辫求职,于是命令侍从检查每位应聘者的辫子真伪,一旦发现冒充者,便立刻将其处决。 张勋的复辟政权虽然初衷是恢复清朝旧日的辉煌,但这一行动在实际操作中显得颇为荒谬。 复辟仅维持了短短12天,即被段祺瑞领导的讨逆军所击败。 讨逆军的到来,迅速打破了张勋的复辟梦想,他们将捕获的辫子兵剪去辫子,并在其胸前写上“割发代首”作为讥讽。此举直接导致了辫子兵的士气全无,许多士兵纷纷剪去辫子逃离战场。 失败后的张勋选择逃往荷兰使馆寻求庇护,并最终不得不剪去其标志性的辫子以求生存。 除此之外,张勋和康有为两人因各自在文学和军事上的成就,被清朝的遗老誉为“文圣人”和“武圣人”。 张勋和康有为之间的关系并非一帆风顺。两人在复辟清朝的过程中多次发生意见上的冲突。张勋曾多次对康有为的行为和言论表示不满,认为康有为心存不满且野心过大。康有为虽然在政治理论和变革思想上具有深厚的根基,但在张勋看来,他的某些行为过于理想化,缺乏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这种紧张关系在两人的公开互动中不时显露。 在复辟活动的关键时刻,两人的对立有时会表现为对彼此角色和意图的公开质疑。尤其在张勋尝试恢复清朝旧制的时候,康有为虽然也支持恢复,但在方法和策略上与张勋存在明显分歧。 张勋倾向于通过军事和权威手段迅速实现政治目的,而康有为则更侧重于理论上的宣传和文化复兴。 在张勋的六十寿辰时,康有为尽管与张勋有所争执,却也为他作了一副寿联,表明了尽管意见不合,两人在某种程度上仍旧维持着相互尊重。 后来复辟失败后,张勋与康有为的命运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轨迹。 张勋因其复辟行为直接导致了政治生涯的终结,而康有为虽然也受到牵连,却未至于像张勋那样直接遭受重大打击。 最终,张勋于1923年病逝于天津,享年69岁。

0 阅读:0
墟史往事

墟史往事

人间只道黄金贵,不问天公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