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中国人都习惯老了跟孩子一起生活,可是国外的人却恰恰相反,老了根本不靠孩子,甚至过得十分惬意。 这种反差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其实仔细看看美国老人的养老方式,会发现他们也不是完全和子女不联系或分开,只是这种“依赖”和我们传统观念中的“养儿防老”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美国,许多老人选择了和子女分开居住,享受着独立的晚年生活,只有过节的时候才会见面聚聚。 经济条件允许的老人,会雇佣家政服务来打理日常,饮食上外卖也很普及,生病了自己预约医生或者呼叫急救。 有时,这种独居生活会一直持续到老人离世,外界可能才得知,这在一些人看来或许有些孤独,但也体现了老人对个人独立生活的选择。 虽然社会化的养老机构在美国也是一个选项,但高昂的费用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纵然有子女的经济支持,也未必能负担得起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更现实的情况是,养老院的护理水平也良莠不齐,真正能像家人般悉心照料的护工,恐怕也是凤毛麟角。 逢年过节子女给养老院里的父母寄上一张支票,似乎成了维系亲情的某种“仪式”,平日里的嘘寒问暖却显得稀缺。 美国老人这种“不靠子女”的晚年模式,看起来无奈,但其实也和他们的环境文化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美国社会推崇个人独立和自主精神,子女成年后就鼓励独立生活,父母也不会期待子女在经济上反哺。 这种独立性被认为是理所当然,亲情维系更多建立在情感层面,不是生活上的相互依附。 许多美国老人更倾向于依靠自己年轻时积累的退休金、储蓄,还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来安度晚年。 而且他们也很享受这样的生活,即使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开心。 反观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尤其是在农村。 在人口结构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双重变化下,这种传统模式其实也面临很多问题。 中国社会正在快速老龄化,而生育率却持续走低,这意味着未来的年轻人要承担更重的养老负担。 一对夫妇可能要赡养四位甚至更多老人,经济压力可想而知。 与此同时,生活成本的攀升和子女自身生活压力的增大,都让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变得越来越吃力。 再加上年轻一代独立意识的觉醒,他们更渴望个人空间和生活自由,和父母同住的意愿也在降低。 传统观念和现代生活方式的碰撞,都让中国式养老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眼下全球人口老龄化已成趋势,就算是生育率相对较高的国家也难以逆转。 美国企业研究所的经济学家甚至预测,如果目前的人口趋势持续下去,社会老龄化会成为显著特征。 这意味着像现在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等到他们六十多岁时生活可能和现在大不一样了。 但其实无论选择何种养老模式,无论是美国式的独立养老,还是中国正在探索的社会化养老,核心其实都在于如何让老年人活得更有尊严,更有质量。 我们既要看到美国模式的优势,也要看到缺点,咱们在借鉴的时候更是要和中国的社会现实结合在一起。 而对于个人而言,无论身处何种社会环境,积极的心态、提前的规划、多元的支持系统,才是避免晚年生活“凄凉”的关键所在。 信源: 现年30岁的美国人,晚年会是什么样子? 纽约时间 2022-12-05 养老分析|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该如何养老? 齐鲁壹点 2022-04-28
咱们中国人都习惯老了跟孩子一起生活,可是国外的人却恰恰相反,老了根本不靠孩子,甚
清风弄影的猫
2025-03-29 17:35:58
0
阅读:44
风起的日子
人家是动物,而我们是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