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成药治小孩流鼻血效果很好
临床常见患儿反复鼻血突发、色鲜红,兼见唇红口臭、小便短赤等症,此乃小肠热盛转入阳明、灼伤鼻络之象。中成药小儿导赤片是从《小儿药证直诀》导赤散化裁而来,以"清小肠热、利小便、通大便"立法,对治此类鼻衄颇显良效。
组成:熟大黄3g 生地黄10g 川木通6g(煎剂可用灯芯草1g替代)生甘草3g 滑石6g 茯苓6g 炒栀子3g
小儿肠胃功能相对偏弱,如果饮食单一会导致食物不耐受,从而出现小肠积热,小肠积热会转入阳明大肠经,邪热循经上灼鼻络,发为鼻衄。最常见的不耐受食物为鸡蛋、牛奶、小麦、大豆、西红柿。
治疗此热,首先须知小肠主液,此热需从小便排除,故通利小便为第一要义,川木通、滑石、茯苓即为此用;其次须知小肠热会移入大肠,故需要涤荡大肠,使热从大便出,熟大黄即为是用;最后须知阳明邪热灼伤阴质,须养阴护阴,生地即为此意。再配生甘草栀子折阳明到心之火,顾护心主。诸药合用,各司其职,去火甚速,治血效佳。
适用证候特征:鼻血鲜红突发,多伴口唇干裂或干红、小便短赤,舌尖红赤、苔薄黄,左寸脉动,右关脉自浮。常见于长期饮食单一(例如每天鸡蛋牛奶)、喜食燥热食物、熬夜或情志激动后。
禁忌证候:鼻血淡红、淋漓不止者,多属脾不统血;伴有面色苍白、肢冷脉微者,需警惕血液系统疾病(均不可用小儿导赤片)
剂量与疗程:
3-6岁:每次1片,每日2次 ;
7-12岁:每次2片,每日3次,疗程以3-5日为度,见效后即减量,中病即止。
鼻血量大者:可配鲜茅根30g煎汤送服
兼便秘者:加蜂蜜水调服
易腹泻者:生姜2片煮水送服
反复发作不愈:查食物不耐受,避免单一饮食,避免辛辣饮食,避免过饱饮食等。
6岁男童,反复鼻衄2月,每周发作3-4次,夜间盗汗,小便黄赤。平素每日一个鸡蛋一杯牛奶,几乎每天吃蛋糕店食品(检查蛋奶小麦不耐受),查舌红少津,脉左寸动,予小儿导赤片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配白茅根15g、麦冬6g代茶饮。3日后鼻衄止,继以导赤片减半量巩固3日,嘱停服不耐受食物半年复查。
最后注意两点:治疗期间尿量增多属正常药效反应;若鼻血呈喷射状或持续20分钟不止,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