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徐锡麟毫掏出手枪,对“恩师”恩铭一通乱射,恩铭身中7枪倒地。恩铭的妻

甜蜜游记 2025-03-31 14:11:51

1907年,徐锡麟毫掏出手枪,对“恩师”恩铭一通乱射,恩铭身中7枪倒地。恩铭的妻子是庆亲王奕劻的女儿,她下令把徐锡麟的心肺掏出来,子孙袋给他砸烂。 1907年7月6日,安徽省城安庆的天空下,巡警学堂内人声鼎沸。这个本该充满喜悦的毕业典礼日,却在片刻之间变成了一场血腥悲剧的开端。当省城要员们刚刚在主席台就座,一声惊呼打破了典礼的庄重气氛。只见巡警学堂监督徐锡麟快步上前,大声向安徽巡抚恩铭报告有革命党人准备行动。话音未落,徐锡麟已经从长筒皮靴中抽出手枪,对准恩铭连续扣动扳机。在场众人还未反应过来,恩铭已经身中七枪,被慌乱的护卫们抬离现场。 这位手持双枪的刺客,却正是受害者的得意门生。时年三十四岁的徐锡麟,出身浙江绍兴的名门望族。他的父亲虽是秀才出身,却经营着绸缎庄和油坊,在当地颇有声望。与其他富家子弟不同,年轻的徐锡麟对八股文提不起兴趣,反而醉心于天文算术等实学。这样的志趣使他在1901年获得了绍兴府新式学堂算学教师的职位,随后更被擢升为副监督。 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徐锡麟的人生轨迹。1903年,他以参观大阪博览会为名,远赴日本游学。在东京期间,他积极参与营救因"苏报案"入狱的章炳麟的活动。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反对沙俄入侵的思潮席卷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也让徐锡麟开始思考满清统治的合法性问题。 学成归国后的徐锡麟没有选择安逸的仕途,而是在家乡创办了热诚蒙学,开创性地将军事训练引入教育体系。他还在绍兴城开设特别书局,暗中传播革命思想。在上海,他通过同乡蔡元培的引荐加入了光复会,获得了陶成章的赏识,开始在浙东一带发展革命力量。 1905年,徐锡麟在诸暨、嵊县、东阳等地奔走,秘密联络会党。回到绍兴后,他创立体育会,招收数百名青年学习军事技能。大通学校的成立,更是为革命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1906年冬天,徐锡麟再度前往日本,原本打算进入军事院校深造,却因视力问题处处受阻。 回国后,徐锡麟采取了一个出人意料的行动——他捐资获得道员职位,被派往安徽任职。在这里,他遇到了日后改变他命运的人物:安徽巡抚恩铭。 在巡警学堂的围墙内,革新与保守的对立早已暗流涌动。作为巡警学堂的监督,徐锡麟一直在推行新式教育理念,这与一些守旧派官员的想法产生了冲突。这天的毕业典礼上,收支委员顾松匆忙登台向恩铭告密的举动,正是这种对立的集中爆发。 当枪声在礼堂内响起后,局势急转直下。徐锡麟在射杀恩铭后,立即用一枪结果了顾松。他随即拍案而起,号召在场的毕业生们参与革命。一群受过军事训练的学生随着徐锡麟占领了安庆军械所,这成为了这场起义的临时指挥部。 早有防备的清军很快包围了军械所。布政使冯熙悬赏七千两白银,要活捉徐锡麟。从正午到下午四点,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但由于学警们经验不足,有些甚至不熟悉枪械操作,伤亡逐渐增多。最终,清军破墙而入,徐锡麟被当场抓获。这场仓促发动的起义,就此划上了句点。 在被捕后的审讯中,徐锡麟展现出了一个革命者的气节。当审讯官要求他下跪时,他不仅拒绝,还以威胁回应。得知恩铭伤重不治后,他非但没有显出害怕,反而表示已经完成了多年的心愿。在供词中,他坦承自己筹划革命已有十余年,并透露本想继续刺杀端方、铁良等清廷重臣。 这起刺杀案的影响远超出安庆一地。恩铭的妻子是庆亲王奕劻的女儿,她在得知丈夫遇害后,下令对徐锡麟施以极刑。行刑时,徐锡麟始终保持着镇定。他说自己不在乎功名富贵,今日之死也在所不惜。最终,徐锡麟被剖腹剜心,他的心肺被取出,用来祭奠恩铭。 徐锡麟的结局,成为了清末革命浪潮中的一个缩影。这位出身名门的知识分子,最终选择以暴力方式来表达对清政府的不满。他的行动,与同期的秋瑾等革命志士一起,掀起了一场震动朝野的革命风暴。虽然这次起义以失败告终,但它所激起的涟漪,却在历史的长河中久久不息。 这场发生在安庆的流血事件,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谋杀案,更是清末政治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它展示了在革命与忠诚、理想与现实之间,每个人都面临着艰难的抉择。而这些抉择的背后,往往关乎着一个王朝的兴衰,和无数人的命运。

0 阅读:0
甜蜜游记

甜蜜游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