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再提“缩减集数”,长剧真的要变天? 家人们,娱乐圈最近又炸出大瓜啦!爱奇艺的CEO龚宇在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的那句“如果饭都吃不饱了,哪来的诗跟远方?”,简直说到点子上了,这背后可是藏着长视频行业满满的生存焦虑啊! 长剧“缩水”风云起 从去年年底开始,江湖上就疯传某平台要在2025年搞“限集令”,说是“16集以上的长剧一律不接”。虽说平台一直没正面回应,但瞅瞅这两年长剧市场的新剧规模变化,“长剧向短”这股风,就跟那开了闸的洪水似的,挡都挡不住。龚宇在演讲里透露的数据,那叫一个惊人!去年电视剧项目,每部从45集直接降到了28集左右,这降得可不是一星半点儿,简直就是“大跳水”啊!而且啊,除了集数变短,每集的内容时长也在缩水。全国两会上,导演刘家成也聊到了“长剧短制”,他觉得长剧从创作到播出方式都得大改,节奏得加快,集数得灵活。这平台和创作者们都在释放同一个信号:长剧“缩水”那是板上钉钉,加速进行中啦! 咱就拿《漫长的季节》来说吧,这部剧一共才12集,可剧情那叫一个紧凑,一点水分都没有。它不像有些长剧,动不动就注水,拖拖拉拉几十集,看得人直犯困。这部剧把故事讲得明明白白,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让观众看得过瘾,这就是短剧的魅力啊! 为啥要“砍集数”? 这背后的原因,说白了就是“降本增效”。长视频平台现在的处境,那真叫一个“内忧外患”。一方面,平台盈利和会员压力山大。就拿爱奇艺来说,虽说连续三年都赚钱了,但净利润同比下降了60%,会员规模和广告收入增长都没啥劲儿了,自救和变革那是刻不容缓啊!这就好比一家店,看着生意越来越差,再不想办法改变,迟早得关门大吉。 另一方面,短视频、短剧的冲击太猛了,它们就像一群“小妖精”,把用户的注意力都勾走了,还改变了大家的观剧习惯。现在的人啊,生活节奏快,没那么多时间追长剧,就喜欢看那种快节奏、爽点多、强情绪的“短内容”。你想啊,下班回家累得要死,谁还有心思花几十个小时去追一部长剧啊,看几集短剧解解闷多舒服。 还有啊,近两年长剧市场“注水”“烂尾”问题一堆,观众弃剧率超高。优酷副总裁谢颖就说过,长视频用户前五集弃剧率在50%以上,剧集完播率只有20 - 30%。这就好比你去饭店吃饭,菜还没上几道,你就吃不下去了,那谁还会再来啊!所以啊,长剧“砍集数”对平台来说,那就是大势所趋,不得不为啊! “砍集数”能救长剧吗? 限制剧集集数在行业里其实不算啥新鲜事儿,前几年国家广电总局就提倡电视剧网络剧拍摄制作不超过40集,鼓励30集以内的剧集创作。现在平台推行的十几集短精剧,那简直就是一场内容“大变革”啊! 从平台角度看,缩短长剧集数好处多多。项目总体资金盘子变小了,投资、演员片酬、制作成本都能压缩,制作和回款周期也缩短了。这就好比盖房子,以前盖个大房子,花钱多,时间长,现在盖个小房子,又快又省钱。而且集数变短还能提升新项目开机率,解决积压剧库存,成本省了,效率也上去了,资金压力不就缓解了嘛! 从创作环节来说,内容体量压缩能倒逼创作者打磨剧情,删除无效情节,让故事结构和节奏更紧凑。就像《新生》,剧情一环扣一环,没有多余的情节,让观众看得欲罢不能。还有一些适合多季短剧化开发的IP系列剧,比如某些悬疑IP,一季十几集,把故事讲得清清楚楚,还能吸引观众一直追下去。 但是呢,要是短期内大刀阔斧地“一刀切”缩减集数,也会带来一堆问题。不是所有题材都适合短剧集制作,像悬疑类型就比较适合,可古装、年代等题材,因为时间空间跨度大、出场人物多、情感铺垫多,一味压缩集数,不一定能精准传达内容核心精髓。就好比你要把一部鸿篇巨制的历史小说,压缩成一篇短文,那肯定得丢了不少精彩内容。 对编剧和导演来说,从长剧转型到短剧集,内容创作逻辑、工作模式、制作周期都得变,酬劳还会减少。要是项目进行中被通知“砍集数”,那简直就是“晴天霹雳”,之前的努力可能都白费了。平台方也不是只有好处,比如长剧营销场景多,能招到更多广告主,盈利空间大,要是都变成短剧,盈利可咋办?还有用户黏性问题,长剧用户观剧习惯被打破,老用户会不会流失?削减后的剧集口碑不好,吸引不到新用户又咋整? 长剧的集数变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内容产业上中下游要面临的难题可不少。所以啊,变是肯定要变的,但得慢慢来,急不得。就像盖房子,得一步一个脚印,不能急于求成。而且“向短”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就像龚宇说的,不管是长剧、微剧、短剧还是网络电影,都得“聚焦精品”,“经典永流传”的道理永远不会过时。 家人们,你们对长剧“缩减集数”这事儿怎么看呢?快来评论区一起聊聊吧,说不定你的想法能给大家带来新的启发呢!
爱奇艺再提“缩减集数”,长剧真的要变天? 家人们,娱乐圈最近又炸出大瓜啦!爱奇艺
幽梦寻芳念情长
2025-03-31 15:41:58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