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朱元璋吃了败仗,身负重伤的他躲进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寡妇家。数月之后,朱元璋担心寡妇会怀孕,随即就做出了一个高明的举动。 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个神奇的人物。 他自幼家里很穷,14岁那年闹灾荒,饿死了爹娘和两个姐弟,他一路要饭到了皇觉寺当了和尚。 在这里,朱元璋总算是没有饿死,还跟着师傅学了一身好武艺。 直到二十五岁,成大成人的朱元璋,参加了抗元复明的义军,在濠州城内郭子兴大帅麾下做了一名将领。 当时有一位叫孙德崖的大帅,本应与郭子兴的部队配合,打击来犯的元军。 可他却偷偷命令手下按兵不动,指使郭子兴的部队损耗巨大,是朱元璋带人杀出一条血路,保住了一部分士兵。 孙德崖受到郭子兴的指控,被轰出了濠州城。 自此,孙德崖对郭子兴怀恨在心。 朱元璋感觉在濠州除了内斗,便没什么发展前途。便带着十八位自己的兄弟。 另找了一个距濠州不远的小城定远,打跑了守城的元军,在这里招兵买马扩充实力。 一日,孙德崖得知,只有郭子兴一支部队留守濠州,便带着自己的队伍杀了个回马枪。抢占了郭子兴的帅府,把郭帅投进了牢房。 朱元璋得知了消息,立即赶去救援,救出了郭帅。 回兵时却遭到孙德崖的伏击,朱元璋毕竟只有十几个人马,敌不过孙德崖大批的兵将,只能边打边退,不幸后背中了箭伤。 他忍痛逃到了河边,把马放开自己藏在芦苇丛,箭伤经水一泡,痛得他晕了过去。 第二天清晨,南村的一位妇女来河边洗衣服。见河岸边趴着一位穿义军衣服的人受伤昏迷,叫也叫不醒,如果不管他必死无疑。 她只得背起这个义军回到家里,弄点草药为他治伤。经过了几天照料,这个义军终于醒了。 朱元璋抬眼看到站在炕边的,是一个未施粉黛却眉眼清秀,浑身上下干净利落的小媳妇,可把他吓了一跳。 他想到自己一个大男人,怎能与个陌生女子同处一室,便马上谢过了恩人想回定远,但是他伤势过重爬不起来。 这位女子叫三妮,公婆因连年灾荒早亡。丈夫也是义军,头两年战死了,连个孩子也没留下,目前只是孤身一人生活。 朱元璋想走也走不动,只能在她家养伤。三妮对朱元璋照顾的很细致,喂饭换药忙个不停,而朱元璋总是把头埋在枕上不好意思说话。 三妮看到朱元璋身上穿的是硬皮制的盔甲,换药实在不方便,就找出当年丈夫的旧衣给他换上了。 这一换不要紧,三妮看到趴在炕上的朱元璋,仿佛看到了丈夫生前的模样,使她莫名地产生了一种亲切感。 于是,她对朱元璋更加体贴照顾,换衣擦身体,端屎端尿也不嫌弃。 这让朱元璋既不好意思又大为感动,于是他也就开了口,在三妮不忙时也经常聊聊。 朱元璋了解到,两人的身世如此相仿,都是苦出身,亲人们也都相继远去,他对三妮除了感激,还有了一种要疼惜的感觉。 慢慢的朱元璋能下地了,他就帮三妮干点轻活,扫扫地,摘摘菜,三妮下地干活回来,他会给三妮烧好开水端到面前。 耳鬓厮磨之间两人感情越来越近。 就这样过了三个多月,朱元璋的箭伤有了好转,他便急着要回定远。临走的头天晚上,两人终究不舍就这样分开,最后擦出了爱情火花。 第二天,三妮悄悄拉着朱元璋的衣襟小声问道:“万一我有了可咋整"? 朱元璋一摸身上没带什么,突然想起头上的发箍。他将发箍一掰两半告诉三妮,这是咱俩的信物,你我各持一半。不管你有没有身孕,等我打下来一片天地,你就去找我,我定不会亏待你。 说罢,他抱了下三妮,转头就踏上了回营的路途。 后来朱元璋也曾去找过三妮,可他见到的却是人去屋空。 经过多次打败元军,朱元璋的兵将、谋士越来越多,地盘逐渐扩大,便自己做了大帅。 然后灭了来犯的陈友谅、张士诚,一路高歌直打下了南京称帝,建立了大明。 就在他开国不久,一位女子让卫士递进宫中一个荷包,里面装了半枚发箍。 朱元璋见到旧物想起了三妮,便急忙冲出了宫殿,只见面带风霜的三妮,带着一个半大的男孩,他立即认出了这个男孩很像自己年轻时的模样。 原来三妮见自己有孕,怕别人口舌,便搬到外县。自己一人把孩子养大,她记着朱元璋的话,等打下了一片天地再来找他。 朱元璋封了三妮为妃,封了这孩子为亲王。一家人终得团聚。
1945年,库页岛,一名日军被一名苏联士兵击毙。镜头下的苏联士兵身穿条纹无袖上衣
【10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