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河南惊现“无名英雄冢”!枯井中近百抗战少年烈士骸骨,最小1

赢梯说事 2025-04-01 12:07:33

2025年3月31日,河南惊现“无名英雄冢”!枯井中近百抗战少年烈士骸骨,最小15岁。   “这头骨没多大,都是些小孩啊。”3月份,在河南襄城有一枯井,其内部发现了大量的抗战烈士的遗骸,让人感到震惊的是,这些遗骸中发现的头骨,有一部分维度较小。   考古团队用多年的经验分析,认定发现的这些维度较小的头骨,其烈士生前年龄大概就在15岁左右。   直到3月下旬,烈士遗骸收殓工作基本暂时结束,据统计,此次一共发现了80多具遗骸。   烈士、遗骸、枯井、21世纪被发现,这些关键词都充分展现了,当时烈士们的遭遇,并不简单。   那么,这些烈士是如何牺牲的?又是哪年被葬在这里的?   其实早在2010年,关于枯井埋葬烈士遗骸的事就有了,不过当时并没有紧急的去开展收敛工作,而是先了解历史为主。   不过,并没有史料明确的记载关于这枯井的故事,只能通过枯井附近的年龄大的经历者,来作为调查的开始。   1944年,日本的经济已经衰败,开始彻底的走向了下坡路,日军的军粮军饷都供应不上了,但还是要求日军继续向中国进军。   4月份,日军在河南地区不断在扩散,其中日军三十七师接到了命令,要他们到许昌的西边开辟道路,以便及时占领道路,迅速往洛阳去。   所以,日军三十七师紧急调动部队,往西去后,占领了灵井镇。待其余日军部队接手灵井镇后,日军三十七师又有了新任务,那就是调转方向,向南进军,往襄城走打通往平顶山的路。   三十七师选择了颖桥镇,这颖桥镇至关重要,往东北可通许昌城内,往西南可通襄城,而襄城又与平顶山较近。   所以,抗日部队怎么说也不能让日军进入到颖桥镇。可是,因为抗日部队缺乏弹药,颖桥镇最终失守。   占领了颖桥的日军,继续南下。在襄城的东北方向,遇到了驻扎在前冀村的国民党第二十师五十团。   日军野心泛滥,主动与国民党抗日军队交战。   在前冀、中冀、后冀这是三个村庄周围,国民党军队形成了防线,刚好又因为这三个村庄临近大路,所以不能失守,更不能让日军走大路进襄城。   战斗打响后,战况异常激烈,除了国民党抗日队伍的参与,联庄自卫会的队员也参与在战斗中。   因为此次战斗抗日队伍人数不少,所以日军方面把炮也架上了,不断的朝抗日战士们的阵地轰。   老百姓们也齐上阵,冒着炮火的危险,上前线给战士们递物资,堵炮眼。   战斗打了一天整,由于抗日部队的后援还未赶到,但物资已经用尽,只能从老百姓家中找来农具去跟日军近距离拼杀。   好在,最终这场阻击战抵挡了日军的进攻,虽然打死日本兵不少,但是抗日将士们也伤亡较多。   战斗结束后,为了将这些牺牲的将士们安葬,老百姓们和部队一起安葬了他们,还立了一座碑,但是由于时间久远,立的碑和那口枯井都成了平地,直到几十年后才被发现。 据:河南一口枯井中发现近百位抗战烈士的遗骸,年纪最小的甚至不满15岁,没有棺椁,体内的子弹就是遗物——中国蓝新闻

0 阅读:50
赢梯说事

赢梯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