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用剩下的思路,在国外照样能搞个APP

程序员八哥 2025-04-01 16:54:42
出海这几年,我越来越确定一个趋势: 很多在国内早就被卷烂的App模式,其实在海外还处于“没人做”、“刚起步”的阶段。 像我最近观察到一个项目,是给海外华人服务的生活类App,集合了二手交易、拼车、合租、线下活动、兴趣小组这些常见功能,界面和交互方式也非常“中式”—— 但在北美市场,这样的产品几乎没见过同类。更有意思的是,它的用户非常活跃,不靠烧钱,完全靠口碑拉新。上线之后,不到一个月就在几座城市站稳了脚跟。 你可能会说:这些功能听起来不就是十年前的豆瓣+58+贴吧? 是的,但这类“用剩下的思路”,恰恰填补了海外华人和留学生之间的沟通鸿沟。类似的案例不止一个。 还有看到另一个做交友方向的App,结合了语音匹配、刷人卡片、兴趣标签、互动榜单…… 在国内我们可能觉得“早过气了”,可在海外年轻人眼里,这就是“新鲜感”和“科技感”。很多创业者都没意识到: 技术门槛不是第一位的,产品敏感度和执行速度才是关键。 国外用户对体验的预期还没那么高,只要你把他们真实需要的东西,做得“刚好够用”,就能在很短时间里形成规模。 我有时候真的觉得:中国的App打法,出海就像开挂。 不管是短视频、社交、电商,还是小程序、同城生活,拿到海外都像是“用高配打低配”。但我必须说一句实话:千万别照搬,照搬只会水土不服。 真正有效的方法是: ●借用国内玩法的底层逻辑(比如交易撮合、流量分发机制) ●结合海外市场的文化习惯和审美去做调整 ●小步快跑,快速验证,不搞大投入一锤子买卖 如果你人在海外,手上有流量、有社群、有资源,真的可以考虑从App切入,不一定非得搞技术合伙人,找靠谱团队做个原型,跑一轮试试水,也许就能走出第一步。

0 阅读:0
程序员八哥

程序员八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