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37岁梁从诫被下放江西劳动,妻子周如枚立刻提离婚,还给儿子改名换姓,不久后改嫁,12年后,人们看到周如枚的下场,纷纷感慨:凉薄之人,终究没有好下场!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梁从诫和周如枚,两人不管是从长相还是家世上来说都十分相配。 梁、周两家是世交。 梁家有梁思成和林徽因,而周家最著名的人物当属周培源。 可以说,梁从诫和周如枚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 少女少男的情愫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显露出来。 对于两人的感情,周梁两家自然是十分愿意。 尤其是林徽因,她早已将周如枚当成了自己的儿媳妇一样看待。 她对儿子梁从诫寄予厚望,在她心中,聪明的周如枚更是能够成为儿子的“最佳辅助”。 1955年,在两家人的支持下,梁从诫和周如枚在北京举办了婚礼。 全家上下都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中,林徽因更是对周如枚赞不绝口。 婚后,周如枚生下了一个儿子,三口之家生活地十分幸福。 梁从诫在学校教书,周如枚就在家中照顾好家庭。 然而,这一切都在1966年戛然而止。 那一年,文革的阴影笼罩全中国,不少文人都遭到了批斗。 梁思成遭难,梁从诫也受到了牵连。 一夜之间,他失去了所有的声誉和地位,还被下放到了农村中劳动。 都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梁从诫也没想到,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当周如枚提出离婚之后,梁从诫的内心竟然十分平静。 他没有挽留,而是点头答应。 梁从诫知道,以自己现在这情况,离开是最好的选择。 两人婚姻破裂的消息很快传了出来。 各种各样的声音如潮水一般向周如枚涌来。 人们说她薄凉、说她没有心。 面对种种声音,周如枚没有反驳,而是坚持将儿子的名字改成和自己姓。 这一举动,更是让她遭到了不少人的谴责。 直到多年之后,周如枚才说出了坚持要和梁从诫离婚的原因。 如果不离婚,那么她的儿子就会变成“黑五户”。 到那时候,他的人生就要面临更多障碍。 与其这样,她宁愿自己背负下所有骂名。 离婚之后的周如枚一个人带着儿子。 为了生存,她重新干起了翻译工作。 几个月之后,周如枚遇到了一位叫做谢荣的人。 谢荣并不嫌弃周如枚的过往,也不在乎外界的那些评价。 因此,两人很快就确定了关系,并结为夫妻。 这个时候, 梁从诫还在农村干着繁重的体力劳动。 一直到1978年,梁从诫终于得到平反,并回到了北京。 这个时候他才知道,周如枚早已再婚,还和对方有了一个孩子。 梁从诫的心情十分复杂。 当初周如枚离开的时候,他心里也曾有过一丝怨恨。 只不过他明白,在那种情况下,离婚是最好的选择。 如今多年过去,那些怨恨也早已随着时间烟消云散。 1980年,周如枚生了重病,不幸离世,年仅49岁。 周如枚的去世,让不少人都再次想到了那些往事。 甚至有人声称,周如枚就是因为太薄凉,这才没有好下场。 可是,周如枚做出离婚的选择,也实在是无奈之举。 而回到北京的梁从诫也开始了新生活。 老同学们积极帮他联系工作单位,不过几次推荐都被拒绝。 在梁从诫同学的帮助下,他才终于进入到了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工作,负责杂志《百科知识》。 1988年,梁从诫辞去在出版社中的工作,进入了中国文化书院担任导师,同时还是常务副院长。 2006年,梁从诫自行车外出时遭遇了一场车祸。 从这之后,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不仅走路受到影响,连头脑也开始变得糊涂。 2010年10月28日,梁从诫在北京去世,享年79岁。 主要信源:(南方周末——我的同学梁从诫:在时代的大风潮里)
1969年,37岁梁从诫被下放江西劳动,妻子周如枚立刻提离婚,还给儿子改名换姓,
尔说娱乐
2025-04-01 17:24:5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