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45岁的林桂生与黄金荣离婚后,带着5万大洋,直接住进了小弟杜月笙的洋

品古观今呀 2025-04-02 09:40:09

1922年,45岁的林桂生与黄金荣离婚后,带着5万大洋,直接住进了小弟杜月笙的洋房:“姐姐以后只有你了。”杜月笙眼圈一红,心想:机会来了!

林桂生,1877年生于苏州,她性格泼辣,心比天高,20岁出头,就独自到上海滩开青楼。

凭借圆滑世故、八面玲珑,她开的青楼,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滩声名鹊起,众人皆慕名而来。

来的人当中,就有黄金荣,此时,他还是法租界一个普通巡捕。这林桂生虽然没有十分颜色,但也有几分动人之处,尤其是她那双俏眼,勾魂摄魄,一下子就把黄金荣迷住了。

林桂生也看好黄金荣的巡捕身份,又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材,但仍耍起风月场中手段,对黄金荣忽冷忽热、若即若离,把黄巡捕弄得心痒难耐。

直到有一天,黄金荣再也忍不住,“扑通”给林桂生跪下:“求你了,嫁给我吧!”

林桂生“扑哧”笑出声来,说:“嫁给你可以,但必须要答应我3个条件,1以后什么都要听我的;2家里的钱由我来管;3不许带女人回来。 ”

黄金荣忙不迭点头答应。果然,他结婚以后,一切都听林桂生的。而林桂生看人做事都有独到见解,在她的辅助下,黄金荣开始顺风顺水。

一次,黄金荣追捕盗贼,不小心从房顶摔下。林桂生心疼地埋怨道:“给法国人办事,卖力可以,但不能卖命呀!”

她开导黄金荣说:“你要多收些小混混,1可以广布眼线,消息灵通;2可以相互配合,上演兵捉匪的把戏,这样既没有危险,又可以在洋人面前邀功!”

黄金荣听后,不由得向林桂生竖起大拇指。之后,他常动些歪脑筋,以达到名利双收。

一次,某绸缎庄第2天准备开业,可当晚,新牌匾却不见了,老板急得团团转。

旁边有人说:“去找黄巡捕呀,一准给你找回来!”那老板听后,赶快找到黄金荣。

黄金荣昂起头,叫住街上几个人道:“给我传话下去,谁偷了牌匾,明天开业前必须送回,否则我翻脸不认人!”

在第2天开业前,牌匾真的被一伙人,敲锣打鼓地送回,喜得那老板,见人就夸黄金荣的威风,还月月主动上交保护费。

还有一次,黄金荣跑到法国主子面前报告:“接线报,有劫匪要来法租界抢金店。”法国人一听,赶快安排布控捕获。

而这伙劫匪,恰好就在黄金荣蹲守的金店做案。躲在树后的黄金荣,不慌不忙,把辫子往头顶一盘,猛得跳将出来,大喝一声:“贼寇,休走!”

那伙劫匪一见黄金荣,都惊呼:“是黄巡捕来了,可不敢抢了,快跑!”吓得蜂拥而散。但其中1个,不小心被捉住了。 黄金荣上前一看,哈哈大笑道:“快放了吧,这是我的眼线!”又向被捉住之人一拱手:“兄弟,改天请你喝酒吃肉,给你压惊!”

这类故事,数不胜数。黄金荣的威名,渐渐传到法国人那里,再加上平日,他对法国人俯首贴耳,于是,黄金荣的职位不断提升,直至坐到华探最高职务——督察长。

黄金荣官运亨通,各个赌场、青楼、烟馆月月都上杆子孝敬,这让他很是满足。可林桂生却一撇嘴:“瞧把你美的,这点钱够干什么呀!”

“难道还有别的路子?”黄金荣不解地看着林桂生。“当然有了,做烟土生意!”林桂生两眼放光。

林桂生的计划是:首先要成立帮会,广收门徒,在有了自己的势力后,就挑选精兵强将,组建秘密小队,抢运烟土,再把烟馆开起来自产自销,空手套白狼,无本万利!

黄金荣听后,惊讶地张大嘴,半天没合拢。林桂生又掏出一张5万大洋的支票,说这是她以前的全部积蓄,可用于搭桥铺路、收买人心。 黄金荣听后很是感动,终于下定决心:干!

为显示所成立的帮会久远,林桂生沿用了青帮的名字,黄金荣自封为青帮“天”字辈老大,张贴布告广招弟子。

至此,黄金荣有权、有钱、有势,成为叱咤黑白两道的上海滩大亨。

可功成名就的他,却精虫上脑,铁了心,要娶京剧名伶露兰春为妻,将当初娶林桂生时,答应的3个条件,忘个一干二净。

林桂生一心一意,帮黄金荣打下江山,却被无情抛弃,不由心灰意冷,她带上当初来时的5万大洋,黯然离去。

被林桂生一手提拔的杜月笙,自是满腹怨言,他不放心林桂生,就请她住进,自己买下的1栋豪华洋房里。

林桂生看着空荡荡的房子,凄然道:姐姐以后只有你了!杜月笙眼圈一红,心想:机会来了!他对林桂生多年来的情愫,就连自己也说不清楚。

如今,林桂生近在咫尺,但他也不能逾矩,只能偷偷来看望林桂生,一看就是26年,直到逃离上海。

后来,黄金荣悔恨交加,花350万两白银买了豪宅,种下满院桂树,跪求林桂生原谅,可林桂生给他一个白眼,再也没给过他机会。

1953年,黄金荣在黄家花园去世,死前,陪伴他的是当年他为林桂生亲手种下的1000棵桂树。

心寒如冰,不问世事的林桂生,于1981年安然离世,享年104岁。

1988年,由黄家花园改建的桂林公园,对游客开放,这些枝繁叶茂的桂树,诉说着那段恩怨交织的悠悠往事。

女人要自立,不要依附任何人,永远都要把命运,牢牢抓在自己手中,这是林桂生带给所有人的启示。

0 阅读:221
品古观今呀

品古观今呀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看历史与现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