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的回应看起来还是挺真切挺实在的,但是,这个事故背后的问题,他是很难回避的,这次事故有可能会成为小米乃至国产电车行业改革的一个转折点!首先,从目前已知的一个核心关键问题点是,虽然系统提示前方有故障并从智能辅助驾驶状态切换到人为接管状态,但是!留给驾驶员反应的时间仅有2秒左右——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也未必能应付,因为这不是正常驾驶状态下的反应时间,而是在没有“防备”的状态下切换到手动操作、留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这很有可能是个核心问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智能辅助驾驶”非但不能帮助甚至替代驾驶员来规避风险,反而更像是在“危急关头、关键时刻”把驾驶操纵的“责任”归还给到了驾驶员!这样的设计“合理”吗?所谓的智能辅助系统,就像是一个经验并不丰富的副驾驶、在关键时刻对主驾驶员说——大哥,前方有障碍危险,我不行,还是你来吧! 车辆无论行驶在城市路段还是高速路段,如果车辆提供智能辅助系统,那么这个系统就应该能“覆盖”各种路况来解决问题,哪怕它能解决99.99%但不能解决那几乎没有的0.01%的情况,它也是有危险的!在这种情况下,车企一定是要承担所有的责任,而不是将这种风险“转嫁”给消费者!如果不能彻底解决问题,那么这样的系统就不应该提供这样的服务! 电池爆燃虽然还没有调查结果,但几乎可以肯定,电车的电池在这样猛烈的撞击情况下,产生爆燃几乎是没什么可质疑的——对于电池受猛烈撞击而产生爆燃的情况,与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一样,如果不能保证每次受撞击不爆燃,那么就请不要使用!不能因为撞击不是车企的责任而规避这个问题!而车门锁死的问题,则是一个更低级的问题。油车在发生车辆猛烈撞击的情况下,还有一些手动的装置和办法,最起码能让外部人员打开车门来进行营救(除非严重变形);那么电车在车门的设计上,为什么不能给生命留一个机会?不能设计手动方式开门吗?门外的把手就一定要隐藏起来、就是为了减少阻力、为了好看吗?这种完全可能致人死亡的设计难道还不该改进吗?简直是“明知故犯”了吧? 这些问题所反映的,其实是车企品牌的价值观!是否真是“用户至上”、“安全第一”?还是奢华、智能、便利、低价来吸引消费者、而故意把一些潜在风险“转移”甚至“转嫁”给消费者?这些问题不是仅仅针对小米,还有众多国产车企——面对已经发生过数不清的电车爆燃、车门锁死、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不完善问题,是否有效的解决了?如果没有彻底解决、还在大张旗鼓的生产销售,这是否“明知故犯”、“知法犯法”的行为?如果只是为了发展经济、促进就业,就去纵容这些问题的存在而充耳不闻、任由这种情况的发生、把责任都推给车企,那么管理部门是否也应该要承担责任?!为什么会让这些问题一直存在而没有作为???请回答!
雷军的回应看起来还是挺真切挺实在的,但是,这个事故背后的问题,他是很难回避的,这
弘诚评你好的
2025-04-02 11:31:10
0
阅读:10
用户12xxx54
小编你开过电动车吗?有这类车吗?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写,逻辑思维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