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回应
小米SU7高速燃爆事件:悲剧背后的深度剖析
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安徽德上高速池祁段发生一起惨烈事故,一辆小米SU7标准版高速撞击隔离带水泥桩后爆燃起火,车内三名女性乘客(均为女大学生)当场死亡。这起事故瞬间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将小米汽车以及智能辅助驾驶的安全性问题推上风口浪尖。
事发突然,夺命瞬间令人揪心
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的速度稳定行驶 。当行驶至施工路段时,道路因施工改道,车辆检测到前方障碍物后,迅速发出预警并自动减速。然而,危险降临的速度远超想象,从系统预警到驾驶员接管车辆,仅间隔短短1秒,而驾驶员接管后1秒,车辆就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了碰撞,碰撞前时速约97km/h。
高速撞击引发车辆起火,现场情况危急。前排两名乘客被大火吞噬,后排乘客虽被路人破窗救出,但最终仍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由于车辆烧毁严重,遇难者遗体碳化程度较高,给后续的辨认和调查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官方回应,争议焦点亟待解答
事故发生后,小米公司迅速做出反应,成立专项小组赶赴现场,全力配合警方调查,并于4月1日公布了初步调查结果和车辆行驶日志。日志详细记录了从NOA激活到事故发生的全过程,从数据上看,系统的预警和减速操作均有迹可循,但留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过短,成为争议焦点之一。
针对起火原因,小米推测是碰撞导致整车系统严重受损引发,并非电池自燃。然而,这一说法并未完全消除公众疑虑,毕竟车辆在碰撞后迅速起火且火势凶猛,电池安全问题仍是关注重点。
车门能否正常打开在事故中也至关重要。小米称车门配备应急机械拉手,理论上断电时也可解锁,但对于事故中该装置是否正常工作、为何未能及时打开车门,尚未给出明确答案。家属质疑车门锁死导致无法逃生,而小米方面表示尚未接触事故车辆,无法准确分析车门当时的状态 。
此外,小米在与家属沟通方面也受到质疑。家属表示事发后小米未主动联系,缺乏有效沟通和慰问,这使得家属情绪更加激动,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矛盾。
目前,铜陵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运输局等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事故责任认定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包括车辆技术鉴定、驾驶员操作、道路施工情况等,最终结果仍有待官方公布。
这起悲剧给三个家庭带来沉重打击,也为整个智能汽车行业敲响警钟。智能辅助驾驶虽为出行带来便利,但技术仍存在局限性,如何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确保行车安全,是车企、监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雷总的积极回应,体现了一个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希望事情早日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