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篡位夜:一场葬礼背后的血腥政变,史书不敢写的真相! 公元333年,后赵开国皇帝石勒病逝。按照礼制,满朝文武应披麻戴孝,筹备国葬。然而,当大臣们踏入皇宫时,却看到了诡异的一幕——本该停放灵柩的大殿外,竟站满了石虎的亲兵,刀甲森然。**而新继位的年轻皇帝石弘,面色惨白地坐在龙椅上,身后阴影里站着冷笑的石虎。 一位官员在私密笔记中写道:「先帝棺椁尚在侧殿,而虎已令甲士控宫门,群臣战栗,莫敢仰视。」(出自《十六国春秋辑补》) 石虎没有立刻弑君,而是玩了一出**「合法篡位」**的戏码: 先封自己为「丞相」,总揽军政大权; 再逼石弘「禅让」,美其名曰「居摄赵天王」; 最后将石弘软禁,数月后秘密处死。 史书记载的「禅让」诏书,字字诛心:「朕年幼德薄,愿效尧舜之道,让位于贤……」(《晋书·载记》)但现代学者在敦煌残卷中发现,这份诏书上的玺印,竟有被刀刮过的痕迹! 石虎的「居摄」背后,藏着更黑暗的算计: 杀光石勒子孙:除石弘外,石勒的3个儿子、12个孙子全被诛杀,连婴儿都**「掷于槊尖为戏」**(《资治通鉴》); 驯化百官的手段:他当众将一名反对他的大臣**「刳腹取心,与诸将共啖之」**,从此朝堂鸦雀无声; 佛门也成帮凶:石虎为洗白自己,大兴佛教,高僧佛图澄竟称他**「虽现凶相,实有菩萨心」**(《高僧传》)。 对比曹操、司马昭等「篡位者」,石虎的恶行被轻描淡写,原因细思极恐: 后赵史官怕死:石虎规定「史笔如刀者,族其三族」; 唐朝修史时刻意淡化:李唐皇室有胡人血统,不愿多提五胡黑暗史; 现代误解之源:因石虎军事才能突出,竟被某些网文美化为「乱世枭雄」。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的诸侯国寿命远长于后面的大一统王朝?
【14评论】【13点赞】
地狱雷光杨永信
和唐有鸡毛关系,人家也是正统汉人。况且从石勒死到唐朝建立将近300年时间,中间朝代都不修史,等到300年后唐朝建立一起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