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才女王承书狠心抛弃丈夫和孩子,从此音信全无。直到17年后,她顶着满头

蜀山史道 2025-04-02 12:30:53

1961年,才女王承书狠心抛弃丈夫和孩子,从此音信全无。直到17年后,她顶着满头白发归来,子女们抱着她失声痛哭:“母亲,你是我们的英雄,这些年你辛苦了!”

看到子女们都长那么大了,王承书心想:自己这是离开了他们多久啊!王承书对自己没能参与孩子们的成长而感到愧疚。王承书对孩子们的说:“对不起,妈妈离开你们太久了,以后一定好好补偿你们。”

王承书的回来对儿女们意义非凡,不仅是因为自己终于可以和母亲在一起了,还是为祖国的兴盛而感到高兴,因为王承书的回来就代表着我国核武器的研究圆满成功,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

那这王承书为什么十七年杳无音讯?又和我国核武器研究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啊,王承书最早是一位物理系的学生,当时很多人甚至老师都不理解,一个女孩子为什么会想学物理,要知道当时女孩子大部分都学习文史,而王承书却反其道而行之。

1930年,王承书被保送到燕京大学物理系,开启了她与物理的爱恨情仇,1939年,王承书嫁给了张文裕,和王承书一样,张文裕也是物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后来张文裕成为有名的物理学家,而王承书却籍籍无名。

王承书不甘心九年的物理知识就这样被埋没,她要为祖国作出贡献才算没白学,于是王承书毅然决然前往美国求学。但是在那个年代,一个女生远赴美国学习物理学,本就不可思议,所以王承书的这趟美国之旅也受到了很多阻止。

当王承书决定前往美国的时候,家里人劝告他说:“文裕又不是养不起你,跑那么远干什么?”朋友也劝她不要去,但是王承书心意已决,还是自己买票赴美留学了15年。在美国的生活是枯燥的,好在王承书可以每天泡在实验室,跟着乌伦贝克学习气体运输研究。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举国欢庆,当然这个消息也传到了王承书的耳朵的,她高兴极了,此时想回国的心达到了顶峰,但是和钱学森一样,美国当然不舍得放过这个人才。在与美国的斗争了七年之久,王承书终于在1956年踏上了回国的飞机。

王承书回国那一刻激动的心难以言表,只是对着飘扬的五星红旗流下了泪水。待到1958年,我国百废待兴,中央下达了命令,我国一定要搞核研究,于是王承书自然而然就在研究人员名单里,面对我国科学家钱三强的邀请,王承书毅然前往。

研究热核聚变是一项机密性非常高的工作,那就意味要隐姓埋名,一头钻进实验室,至于多长时间,没人知道。不能回家,不能见亲人,一心只为这项工作奋斗终生。所以我国的科学家大多都是耐得住寂寞,守的了清贫。

甚至不能让家里人知道自己去哪了,对此,王承书在头天夜里离开了家,没有任何人知道她去了哪里。刚进入实验室的王承书就立刻投入到了热核聚变的研究工作中去,可就当王承书打算更深层次的研究工作时,钱三强又找到了她,表示让她转行。

同时又是中苏关系的破裂,1960年,苏联撤走了所有专家,只留下一沓资料。面对着这些资料,同事们面面相觑。王承书也是刚刚转行过来,放弃了自己以前所学的一切,和所有同事一样,从头开始。

王承书表示:“谁不是从头开始,这些东西我也不会,但是祖国需要,我们就得学就得做。”于是王承书夜以继日的工作,带着一众研究人员进行着计算、学习。随着王承书的努力,我国的原子弹雏形出来了。

随着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王承书看着响彻天际的蘑菇云,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因为她知道,有了原子弹,中国人的有了底气,就不用再看人脸色,中国在世界上就有了更大的话语权。

后来王承书又被派去做了别的研究。直到十七年后,王承书从青丝到白发,每一根都是对祖国的热爱,当她再回到家乡的时候,此时已是物是人非,想到自己的前半生都奉献给了祖国,接下来该补偿孩子们了。

0 阅读:19
蜀山史道

蜀山史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