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一13岁男孩因精通日语,被日军相中,当上日军翻译官。日本投降后,他却

墟史往事 2025-04-02 14:15:44

1945年,一13岁男孩因精通日语,被日军相中,当上日军翻译官。日本投降后,他却成了抗日英雄。

他是谁?又是怎么成了抗日英雄?他叫陈敏学。

陈敏学出生在深圳东门老街一户普通人家,父亲给他取名“敏学”,希望他机敏好学。陈敏学也不负父亲期望,从小聪明伶俐,什么东西一学就会。

陈敏学8岁这年,日军在广东实行日化教育,强制当地孩子接受日化教育,培养自己的势力。被逼无奈,11岁的陈敏学也被送入日语学校,开始学习日语。

天资聪慧的陈敏学,学习能力特别强,别人还在磕磕碰碰纠正读音时,他已经能跟日本人用流利的日语对话。日本人因此对他重点栽培,还给他改名,叫“铃木三郎”。

陈敏学表面顺从日军,心里其实特别痛恨他们。每次看到自己母亲被毒打,他的心痛如刀绞,对日军的仇恨又增加几分。他在心里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为母亲报仇。

忍辱负重的陈敏学,终于等来了机会。

当时,懂日语的伪军和汉奸少之又少,因此他成了日军翻译,受到日军重用。

由于陈敏学年龄小懂得日语,又经常接触日军,获取情报的机会特别大,还不容易被日军怀疑,惠东宝抗日游击队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将他发展加入了游击队。

陈敏学由此正式加入东江纵队游击队,成为沙头角中队的情报员。

此后,陈敏学利用职务便利,冒着生命危险将从情报,源源不断传回游击队。

有次,他还差点暴露。他在给游击队送紧急情报时,不慎被日军发现并带到审讯室。

面对日军的胁迫,他大声道:“我是司令部翻译官,在执行一个紧急任务,要有延误看你们怎么跟上级交代!”

日军举起手中军 刀,嘴里念叨着:“3、2、1!”陈敏学毫不畏惧的闭上眼睛。等了片刻,陈敏学睁开眼睛用手摸了摸脖子,发现只有一点点血迹粘在手上,他的背后都是冷汗。

原来日军为了吓唬他,在刀即将落下的时候,用刀锋轻轻划了一下。陈敏学面对生死临危不惧,终于打消了日军的疑虑。

1945年,16岁的陈敏学正式加入了党组织。没多久,他接到一个艰巨任务,营救被关在日宪兵队的抗战人士,凭借自身的机智勇敢,陈敏学营救出了很多抗日志士。

日军要陈敏学翻译并当场指认一名游击队员。

日军说:“这人手上有茧,肯定是游击队!”陈敏学沉着冷静说:“他是布行的,手上的茧是因为拿剪刀。”

在陈敏学的帮助下,游击队员最终被成功解救。

由于陈敏学跟着日军进进出出,他在遭受日军各种呵斥和谩骂,同时还要承受不明真相人们的白眼,和朋友们的误解。

但他毫无怨言,一个人始终奋战在抗战第一线,因为心中的信念,以及肩负的重任。

日本战败投降,陈敏学的身份才被揭开。之后,他以一名游击队员的身份,出现在大家面前。

抗战胜利后,他曾因为日军工作,蒙受不白之冤。好在后来被平反,陈敏学恢复工作后一直顺利做到退休。

退休后,陈敏学还做了件见义勇为的事,徒手擒获2名抢劫的歹徒。

70年的风风雨雨,陈敏学用他的行动,证明了作为一个革命战士的坚贞和忠诚。即使在敌人的屠刀面前,他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决不透露一分一毫的情报,他与日军斗智斗勇,最终全身而退。他与敌军斗志斗勇的事迹让人敬佩!

正是因为有了像陈敏学这样的抗战勇士,才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向所有抗战英雄致敬!向这位英雄致敬!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墟史往事

墟史往事

人间只道黄金贵,不问天公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