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姜旅开赴抗日前线,以一个旅阻击日军精锐部队,坚守原平10天。撤退时身

曦月谈 2025-04-02 14:27:43

1937年,姜旅开赴抗日前线,以一个旅阻击日军精锐部队,坚守原平10天。撤退时身受重伤,日军为了泄愤,将他的头颅割下取走。 姜玉贞是山东菏泽人,出生前父亲就已离世,母亲一人将他拉扯大,家境十分贫寒,他因为营养不良而体格瘦弱。 原本以姜玉贞的条件,是无法参军入伍的。19岁那年他到陕西报名参军,部队根本不收,勉强让他做了备补兵,但他凭借自己刻苦的努力,终于在次年取得入伍资格,不仅在部队上一路攀升做到营长。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曾叫嚣要在三个月内结束战争。两个月后,日军集结了7万人准备进攻山西太原,事态迫在眉睫。 为了保住太原,上级下令一定要守住太原北面的忻口。可是日军两三天就会到来,我军根本赶不及。为了拖延时间,阎锡山决定派遣一支队伍,在崞县的原平镇死守7日。他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当时已成为196旅旅长的姜玉贞。 当时,姜玉贞的妻子刚刚病逝,全家人都正沉浸在悲痛之中,如果他离开,家里只剩下年迈的母亲和三个年幼的孩子,如何放心得下?但接到这个任务后他义不容辞,并立刻回复:“我姜玉贞誓与原平共存亡。” 拜别母亲和孩子后,他来到亡妻坟前交代:“等打完鬼子以后,咱们一块回老家。” 率领5000人到达原平镇后,姜玉贞顾不得休息就抓紧修筑防御工事,准备迎接战斗。等日军到达的时候,防御工事已经完成。 日军原本对这样一个小镇根本没放在眼里,谁料接连进攻了五六次,居然没能拿下。 日军将领板恒征四郎恼怒异常,他集结了坦克等重武器,对原平进行三面围攻。又打了两天,依然没能拿下。 但196旅也损失惨重,为了保存兵力,姜玉贞下令退回城内。可就在撤退的过程当中,日军竟然偷袭我医疗队,不仅将伤员和医护残忍杀害,还恶意毁坏他们的遗体。 姜玉贞暗下决心,一定要为牺牲的战士们报仇雪恨。 在196旅的严防死守之下,日军始终没能得逞。终于耗到7日任务完成,正当大家以为能松一口气的时候,姜玉贞接到电报:“忻口的布防需要时间,需要再死守三天。” 此时,196旅几乎弹尽粮绝,日军眼看就要攻破原平城,这项新任务看起来几乎不可能完成。有人主张撤退,但姜玉贞始终牢记自己当初的承诺,就算是粉身碎骨也要完成任务。 三天后,姜玉贞带着剩余的一千多人与日军殊死周旋,在城墙东北角的一个院落里顽强抵抗。 眼看任务基本完成,参谋长劝说姜玉贞尽快撤离。姜玉珍却干脆回绝:“要撤你们撤,我跟他们拼了。” 傍晚时,196旅只剩下200多人。几个士兵连拉带拽,才硬把姜玉贞从事先挖好的洞口带出原平城外。 不幸的是,日军发现了他们的身影,于是赶紧调转车头追赶,并向他们开炮。 姜玉贞不幸被弹片击中左腿伤势严重,战友要背他,姜玉贞宁死不从:“别管我了,你们赶快撤。” 眼看日军越来越近,战友们只好先把姜玉贞藏在一片玉米地里。随后为了转移目标,向玉米地远处跑去。 日军还是发现了因失血过多而昏迷的姜玉贞,就因为姜玉贞,才迟迟攻不下这样一个小镇,日军心中早已恼火。为了泄愤,他们在姜玉贞的腹部猛刺了几刀,之后将他的头颅割下取走。 那年,姜玉贞只有44岁。 消息一出,各大报纸杂志陆续报道了姜玉贞,和196旅顽强抗敌的英勇事迹,各界爱国人士也纷纷举行了隆重的悼念活动。 姜玉贞牺牲42年后被追认为烈士,他的家乡也专门为他设立了纪念碑,以便世人吊唁。 在那个年代有多少人抛家舍业,为了祖国英勇无畏。他们是子女,是伴侣,是父母。但他们永远将另一个身份摆在最前面,那就是:中国人。 没有国,何谈家。正是有了这些英烈拼死保住了国,我们才能有现在的家。 向英雄致敬。  

0 阅读:35
曦月谈

曦月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投稿请私信~ 十分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