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18岁的张恨水被母亲安排了一门婚事。他见了一眼新娘很满意。新婚夜,他刚掀起盖头,却吓得夺门而逃。 张恨水有很高的文学天赋,长得一表人才,是众多女生暗恋的对象,可他对身边的女孩都没有太大兴趣,一心想在文学上有所造诣。 母亲寡居多年,看他18岁还没有对象,心里万分着急,决定给他安排婚事。 受过新式教育的张恨水,不愿接受包办婚姻,把母亲气坏了,说:“如果不结婚,今后不许再踏入张家一步”。 张恨水妥协了,对母亲说:“可以结婚,但必须要见对方一面。” 在媒婆带领下,张心远来到徐家牌楼前,看见一位身姿窈窕,面容姣好,白里透红的姑娘,心想:这就是我心中的娘子。 于是,对媒人说:“就是这位姑娘了。” 站在一旁的媒婆,也趁机夸张恨水的眼力好,这是徐家二小姐,能找到徐家二小姐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媒婆也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张恨水的母亲。 转眼到了张恨水成亲的日子,他迫不及待进入新房,想一睹新娘容颜,可谁知,盖头一揭开,把张恨水吓了一跳! 眼前新娘的皮肤又黑又黄,长得又矮又胖,完全不是当初见到的女子。 张恨水跑出门去,大喊母亲。母亲走入房中,看到的女子和当初媒婆告诉她的不一样。才知道,被媒婆和女子家人给人骗了! 女子是徐家大小姐,因为长得丑,徐父担心她嫁不出去,好不容易等到了这个机会,将她与徐家二小姐进行掉包,让大小姐出嫁了。 如今二人已拜堂,已是正式夫妻。 但张恨水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这个妻子,母亲劝说道:“事已至此,没有退路可走了。” 张恨水心疼母亲,但是又讨厌新婚妻子,以求学为名离开了家。 徐家大小姐看着丈夫离家出走,她自知没才没貌,配不上丈夫,只能默默做家务,照顾婆婆。 小姑子看到嫂子这么勤劳贤淑,决定教她读书认字,还特意给她起了新名字,叫徐文淑。 可无论她再怎么努力,张恨水也是连看都不看一眼。 张恨水母亲感念儿媳妇的好处,恳求儿子,就算看不上她,只要给她生下孙子,就可以再娶媳妇。 没多久,徐文淑真的怀孕了,让她对生活,对丈夫充满了希望。 或许是有了孩子,张恨水对这无爱的婚姻有了慰藉,每次他回到家都会尽量与徐文淑多时间相处,见到她做不动的家务活也会主动帮忙。 但他们才初尝为人母的喜悦,徐文淑生下的一儿一女就夭折了。 失去了孩子,让两人本就无爱的婚姻再次触礁,张恨水对徐文淑开始慢慢疏远。 快30岁的时候,张恨水又认识了第二任妻子胡秋霞。尽管心里不赞成丈夫娶妻,但是徐文淑知道,自己与丈夫的婚姻是有性无爱。 她理解丈夫的选择,尊重丈夫的决定。 胡秋霞生儿子时,因为早产,孩子浑身冰凉,大家都认为这孩子没救了。胡秋霞看着早产的儿子痛哭不止。 闻讯赶来的徐文淑一把接过孩子,当众解开上衣,小心翼翼地将浑身冰凉的孩子贴在自己的身上,用手抚摸着孩子的小手、小脚儿、后背。 就在大家准备放弃时,孩子面色逐渐变红,哭出了声音!胡秋霞对徐文淑感激涕零,给孩子取名张晓水,日后把孩子交给了徐文淑照顾。 尽管张恨水不喜欢徐文淑,但是徐文淑对家里所付出的一切,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徐文淑也身怀愧疚。 抗战爆发后,张恨水安排徐文淑带着一家大小回到老家避难,而他继续留在北平工作。 不管生活多么拮据,张恨水每月都会给徐文淑寄去充足的生活费,并给徐文淑修缮好老家的住所,让她们吃穿住都不愁。 徐文淑一生勤劳善良,宽容大度,虽没有得到张恨水的爱情,却换来张恨水的尊重。 张恨水也并不是一个负心汉,在那个年代下,他们都是封建包办婚姻的牺牲品。 都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幸福,也是不长久的,如果双方能做得相互尊重,相互体谅,也是值得肯定的。
最终还是亲妈扛下了所有!刷到谢浩男大妹妹凌晨发的视频,我看到了一个母亲在心疼女
【14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