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花云对于朱元璋而言,是一个大大的忠臣,所以,花云最后是属于宁死不屈的那种人。但是,花云的妻子似乎也是一个刚烈的女子,在花云被陈友谅杀死之后,花云的妻子,也用自杀来追随花云。 在小说《英烈传》当中,花云夫妻英勇赴死的时候,他们的儿子花炜,也不过三岁左右。花云夫妻死了,获得了良好的名声,却完全没有顾忌到儿子的事情。要不是有一个义薄云天的侍女孙氏的出现,估计花云的儿子花炜,也早就命丧黄泉了。 好在,这个侍女孙氏,没有辜负花云妻子的重托,在花云夫妇双双亡命之后,孙氏就带着花炜开始了逃难的历程。 于是,逃来逃去的,孙氏就碰上了陈友谅的一个手下,而这个手下又看中了孙氏的姿色,强行纳为小妾。孤立无援的孙氏,无奈之下,只能将花炜托付给一个江边的渔翁。而这个渔翁,在得知花炜是忠臣的后代之后,也就留下了这个孩子。 但是,令孙氏没有想到的是,当孙氏想去带花炜离开的时候,这位渔翁却以非常喜欢这个孩子为由,不允许孙氏带孩子离开。无奈之下,孙氏只得暗自寻找机会,而这个机会,说来也就来了。对此,在书中第三十三回《胡大海被刺殒命》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后复往渔家索之,凑巧渔家往江上捕鱼,其妻亦送饭,反锁此儿在屋子里。孙氏撬开房门,竟负此儿而逃。奔至城中,谁想太祖大驾已去江州。 看到没,在上面这段描写当中,花炜是如何被对待的,你们看见了吗?“反锁此儿在屋子里”,话说,此时的花炜,才多大呢?按照小说当中的说法,孙氏将花炜送给这个渔翁的时候,是三岁,而孙氏再去寻找花炜的时候,是隔了一个年关,充其量也就是四岁。也就是说,这对渔翁夫妇,是把一个四岁的孩子,反锁在屋里的。假如,这个孩子是这对夫妻亲生的,他们舍得这么做吗? 好在,不久之后的孙氏,就带着花炜遇到了李善长。不过,在小说当中,为什么会出现一个大忠臣的儿子,遭遇到如此悲惨的遭遇的描写呢?其实,这是对朱元璋目前的做法的一个极大的讽刺。 虽然,朱元璋想到了,为战死沙场的忠臣立庙祭祀的做法,但是对于忠臣的后代,朱元璋却没有任何想去找寻的做法。换句话说,朱元璋只看重眼前将领为他做了多少贡献,而没有考虑到,那些忠臣死后,他的家属们会怎么样。只能说,花炜的悲惨遭遇,真的是对朱元璋所作所为的极大的讽刺。
到底不是亲生的,大忠臣花云的儿子花炜,被这样对待!
虫子天下
2025-04-02 17:27:20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