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想霸占齐王妃杨氏,杨氏声嘶力竭的说:“丈夫和儿子都被你杀了,我一个女人你也不放过吗?”李世民生气的离开了。 “最是无情帝王家”,在巨大的权力面前,骨肉亲情显得微不足道。 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曾在隋末乱世帮着父亲李渊,一同平定天下。 三人虽然都竭尽全力,不过功劳有大有小,其中,以秦王李世民功绩最高,号称“天策大将军”。 天下平定后,李渊敕封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的存在,对李建成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作为三弟的李元吉一心想帮大哥除掉二哥,不停的在李渊面前进献谗言,还曾想派人将其暗杀。 对此,李渊非但视而不见,反而有意纵容。 李渊主动去太和宫避暑,就是为了给李建成和李元吉创造机会。 李元吉向李建成谋划道:“等父皇一走,我就派人把李世民逮了,把他关进地窖。” 不过,李世民手下有尉迟敬德等一帮悍将,还有房玄龄、杜如晦等一众谋臣,李建成担心会激起他们造反。 恰逢突厥攻城,李建成就派李元吉率领李世民的部下出众,以此来分化他们。 李元吉见李渊无动于衷,主动提出:“二皇兄功高震主,恐生灾祸,不如尽早把他铲除。” 李渊表示:“杀他可以。但李世民平定天下有功,如今又没有合适的罪名,有什么理由?” 李元吉说道:“秦王屡次抗命不遵,在军中树立个人威望,广布恩德。难道这还不是谋逆?” 李渊用沉默给出了他的答案:同意。 李建成嘱咐李元吉:“秦王的精锐已经尽归你我兄弟之手,待你出征之际,我会与秦王去昆明池为你践行。你只需要安排好勇士,从帷幕后面冲出,直接将其斩杀。对外就宣称他暴病而亡,估计父皇也不会责备。只要事情成功,我就封你为皇太弟。到时候,江山还不是你我二人的?” 李元吉志得意满,已经做起了皇太弟的春秋大梦。 不过,他行事张扬,走漏了风声,暗杀计划传到了李世民耳朵里。 李世民召集亲信们开会,大家都劝他要早下决断,否则会成为刀俎下的鱼肉。 李世民犹豫不决,众人又以虞舜故事劝李世民,告诉他唯有活下去,才能尽孝道,成为天下圣君。 李世民终于做好了下手的决心,他先是搜集李建成、李元吉与后宫妃子私通的证据。 随后,李渊下令次日召集二人。 公元626年7月2日,李建成、李元吉遵照父皇之命从玄武门入宫。 刚进宫门,李元吉就意识到情况不对,拨转马头逃跑。 李世民在后面不断呼唤,做贼心虚的李元吉,张弓搭箭,义无反顾的射向李世民。 此时的李世民,已经不再顾及兄弟情谊,他弯弓如满月,一箭射死了李建成,又一箭李元吉的背部。 李元吉应声摔落在地,不料李世民的马匹受惊,他也从马上掉落。 李元吉立刻起身,准备勒死李世民。 恰在此时,尉迟恭冲了上来,与李元吉扭打在一起。 李元吉不是尉迟恭的对手,当即准备逃跑,去找李渊告状。 尉迟恭果断上前,杀死了李元吉。 这场玄武门之变,李世民铲除了李建成、李元吉两兄弟,除掉了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储君之位,非他莫属。 自此,李世民就成了大唐的实际掌权者。 李元吉心思歹毒,若非他在背后怂恿,李建成不会也不敢动杀心。 为了泄私愤,也为了斩草除根,李世民一口气杀死了李元吉的五个儿子。 李元吉的王妃杨氏,乃隋朝观王杨雄之女,史书记载“美姿容”,李世民对她动了心思,就想将其占为己有。 杨氏把刀抵在自己脖子上:“你再往前走一步,我就自杀。” 杨氏哭诉道:“我与你,有杀夫弑子之仇,不共戴天,怎能委身于你?齐王和儿子们都死了,难道你不能放过我一个女人吗?” 李世民听后非常愤怒,下令把杨氏跟李元吉的姬妾和庶女们一起关进狭窄的黑屋子里。 杨氏在不见天日的暗房中待了几年,李世民觉得她怨气已经消散,又召见她入宫。 李世民冷冷的说:“朕对你是真心怜爱,希望你不要不识抬举。” 经过这么多年的磨难,杨氏也的确向往起了自由,最终屈从了李世民。 李世民当真宠爱杨氏,曾一度想过立她为皇后,魏征劝道:“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 李世民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不过杨氏给他生了个男孩,叫李明。 晚年的李世民,变得多愁善感,觉得当初过于残忍,于是,把李明过继给了已经亡故的李元吉。 后来,李世民敕封李明为曹王,并允许他把母亲杨氏接回王府居住,杨氏在儿子的陪伴下终老,享年56岁。 而李明则一直活到了武则天临朝时期,他知道自己身份特殊,未曾参与过任何权力斗争,当了一辈子的富贵王爷。
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想霸占齐王妃杨氏,杨氏声嘶力竭的说:“丈夫和儿子都被你杀了
小牧童那小罡吖
2025-04-03 09:30:33
0
阅读: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