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年,左宗棠连夜逃亡,赶往巡抚胡林翼营中避难。然而,胡林翼却对他说:“皇上

小博大史 2025-04-03 11:52:34

1859年,左宗棠连夜逃亡,赶往巡抚胡林翼营中避难。然而,胡林翼却对他说:“皇上下旨杀你,我只能保你一时,唯一能救你的,整个大清就只有一个人了。” 左宗棠也十分奇怪,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他连忙追问:“此人是谁?”胡林翼也干脆的地回答:“能救你之人,便是当今圣上身边的亲信肃顺。” 听到此回答,左宗棠细细回想了一下肃顺的身份,然后苦涩一笑,他一个汉人,如今又没有官职在身,更加拿不出大笔钱财来行贿,根本没有利益上的牵扯,怎么可能让一个皇亲国戚为自己说话呢? 其实左宗棠并不了解肃顺是什么样的人,只知道满汉之间还是有一道无形的鸿沟阻断了关系。而实际上并不是,肃顺此人其实在用人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说到肃顺的身份,往上追溯他就是努尔哈赤父亲爱新觉罗塔克世的直系子孙,但是因为他是妾室所生,所以没有得到封爵的机会。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在为官上的天赋,道光帝在位的时候就官居高位。咸丰即位以后,他便坐到了内阁学士的位置。 与很多满军旗官员不同的是,他并没有带着十足的优越感,在重用汉臣这一点上,是首当其冲的。 他向咸丰帝推荐了不少汉人官员,并且大部分都得到了重用。这些推荐汉族官员当中,左宗棠尤为突出 。 左宗棠20岁的时候就中了举人,也算是年轻有为,但是才华却在此止步不前,他之后在会试当中屡次失利,他自己也失去了信心,转投其他人门下,无奈之下就成了张亮的幕僚。 在张亮手下做事情的时候左宗棠就初露锋芒,后来骆秉章就任湖南巡抚以后就点名让他跟在身边,甚至还下放了很大的权利给他。 这也让毫无官职傍身的左宗棠权力也十分大,但也一次让左宗棠遇到了人生第一次巨大的灾难。 一次因为樊燮在言语上与左宗棠发生冲突,导致将左宗棠激怒而被掌掴,他因此被樊燮恶人先告状,让咸丰帝对他有了不好的印象。 咸丰因此下令如果事情属实,就将左宗棠就地正法,左宗棠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肃顺早就对左宗棠此人的能力略有耳闻,知道这个消息的他觉得非常的可惜,于是在曾国藩等人的帮助下,向咸丰帝列举了其在湖南的工作能力,已经做出来的功绩,这才让咸丰帝有了改观,从此也让他官运亨通。 肃顺不仅在用人之道上颇有见解,还是一个很有骨气的人。在与俄国对于条约进行谈判的时候,态度上也非常的坚决,对于俄国的威胁也直接就是硬刚回去,毫不畏惧。 肃顺之所以这么被咸丰帝看中,当然不光是在态度和用人上的智慧,甚至还有就是对于治国以及远见都非常厉害。 肃顺对于治国有自己的见解,想咸丰帝提出的意见也非常的受用。对于肃贪反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于科考的舞弊事件更是铁血手腕,涉案的官员他一个都没有放过。 尤其在咸丰病危的时候,就预判到了未来国势的发展。咸丰因病而生命垂危,肃顺认为慈禧很可能利用自己的位置来掌控皇室的权利,于是他建议皇帝能够效仿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的典故。 钩弋夫人是西汉时期汉武帝的妃子,其担心儿子继位后,作为生母的她会因此而把控朝政,所以便狠心将其赐死。 肃顺一直认为,为了整个大清王朝的江山,她不得不死。只可惜咸丰帝对于这样残忍的方式杀掉自己的妃子他于心不忍,所以就没有采用肃顺的建议。 只因为他的优柔寡断,而导致清晚期的局势大变,慈禧最终一人独揽朝政大权从此架空两代皇帝的权利。当然这都是后话。 慈禧得知了肃顺给皇帝的建议以后,便让她对这个人记恨上了,最后才会导致肃顺的死亡。 肃顺此人在历史上的评价其实大多是不好的,身为爱新觉罗家族中的一员,对于高高在上的位置自然也是有过想法。但是不管他是否有谋权之心,都不能抹杀掉他在治国上的功绩。 他严厉打击贪腐,对于不正当的官场和政风都予以严惩,提出近君子远小人的意见,重用汉臣,为大清挖掘了很多不可多得的人才。      

0 阅读:114

猜你喜欢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