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票还有理了?近日,大连一老人带超过1.3米的孩子坐地铁只买一张票,被工作人员要求补14块。到家后,老人女儿发现这14块是转到个人收款码上,于是发帖曝光。然而,评论区有人晒出女子出地铁的监控截图,说她是“逃票被抓就反咬别人”。女子十分生气,向地铁方讨说法。 一张打了马赛克的监控截图,配上一句“逃票被抓反咬别人”的指责,让大连的李女士感到既愤怒又委屈。 比起最初自家老人带孩子坐地铁补票的风波,这种个人信息疑似被泄露并遭受网络攻击的遭遇,更让她寝食难安。 不久前她父亲带外孙乘坐大连地铁,孩子身高超过了1.3米的免票线,按规定需要买票,但老人当时只购买了自己的成人票。 被工作人员发现后,需要补交14元票款。老人当时有些慌乱,坦言自己带错了银行卡,身上也没带现金,而且对自助购票设备操作不熟练。 偏偏那天情况特殊,地铁站内有点潮,应急支付设备也跟着“罢工”。 为了解决问题,当班的工作人员情急之下,让老人扫描了自己的个人收款二维码,垫付了14元钱,再帮老人办理了补票。 本以为是特殊情况下的权宜之计,事情就算过去了。 然而李女士在家查看父亲手机支付记录时,发现了这笔钱是转给了一个个人账户。 她产生了疑问:这笔钱是不是没有进入地铁公司的账目,而是进了员工私人的口袋? 带着这个疑虑,也为了提醒其他乘客,她将支付截图和自己的经历发到了社交媒体上,希望地铁方面能给出解释。 帖子发出后,事情的发展却超出了她的预料。评论区里,关注点很快偏离了支付方式的合规性。 有人贴出了一张李女士当天接孩子出站时的监控画面截图,虽然面部做了模糊处理,但配文直指她“逃票被抓,反咬一口”。 这种个人行动轨迹被不明人士掌握并公之于众的行为,让李女士感觉自己的隐私受到了严重侵犯,遭遇了网络上所说的“开盒”。 她随即找到大连地铁公司讨要说法,要求查清是谁泄露了监控信息。 地铁方面对此予以否认,强调公司对监控录像的调取有严格流程,且规定员工工作时不能带私人手机,因此认为网上的截图来源不明,甚至可能是拼凑伪造的,无法证明是内部人员所为。 随着新闻报道的介入,事件引发了更广泛的讨论。不少网民又将目光转回事件的起点,认为无论后续如何发展,起因在于老人带超高儿童乘车未主动购票。 有人甚至觉得应该对此行为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李女士则将维权的重点放在个人隐私被侵犯和名誉受损上,对“逃票”的指控似乎未再过多辩解。 老人带超高儿童未购票乘车,确实违反了规定,补票是理所应当。 工作人员在特定条件下使用个人二维码代收,虽然事出有因,但也确实在程序上留下了疑问和争议的空间。 随后发生的疑似监控信息泄露和网络指责,则将一起普通的票务纠纷,升级为关乎个人信息安全和网络行为边界的严肃议题。 这起发生在地铁里的风波,暴露出规则执行、应急处理以及公民隐私保护等多个层面值得深思的问题。 对此,你怎么看呢? 来源:二三里咨询2025年4月1日
逃票还有理了?近日,大连一老人带超过1.3米的孩子坐地铁只买一张票,被工作人员要
猫猫背茹茹
2025-04-03 15:29:5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