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前国民党军队有多少武器装备(二)

范弗里特的饭量 2025-04-03 16:54:41
上述这些武器装备的主要来源有: 第一:美(英)援助的武器装备,其中比较典型就是冲锋枪、步枪、轻重机枪、火箭筒、60/81毫米迫击炮、37毫米战防炮、75毫米山炮、105毫米榴弹炮等。 仅以1945年1月到4月的运抵量(注:有些武器在上述统计时还没有全部分发到部队)来说就有:步枪144485支、轻机枪18483支、重机枪3930挺、冲锋枪32125支、60炮2692门、75山炮511门等。 依靠着滇缅路打通后的大量美援武器,在国内的中央军嫡系主力部队开始整建制换装美械,其中包括著名的第74军、陈诚的第18军、汤恩伯的第13军等部。连同驻印军、远征军系统在内,当时美械军的建制一共有13个。 除了美械军外,其他中央军嫡系及部分地方军也分得了少部分美式武器。如胡宗南的第1军,桂系的第46军等部。 第二:在抗战中国府兵工厂自造的武器装备。 在抗日战争中国府自造武器是供应军队的重要武器来源,仅以1944年的情况来说,国府兵工厂共计生产了步枪62800支、重机枪3000挺、轻机枪10900挺、60炮2000门、82毫米迫击炮1600门以及各类枪炮弹药。 当时的国府兵工厂无力制造大口径火炮,只具备制造迫击炮和相关炮弹的能力,另外能够制造相当数量的步枪和轻重机枪。 这些武器优先供应中央军嫡系部队,故而在抗战中嫡系和杂牌军之间的武器差距被拉得很大。不过由于军火制造的不均衡,使得依靠国械武器的国军在大口径火炮的配备上极为短缺,很多步兵师的火炮只有迫击炮。倒是在步枪和轻重机枪的供应上,相对来说不那么紧迫。 第三:在抗战过程中采购武器和得到的外国援助。 在美国军援大量抵达前,国军在全面抗战初期得到了大量苏式武器援助。就陆战装备而言,包括坦克、火炮及轻重机枪在内的一大批武器。 其中以苏制T26坦克为核心,国军组建了机械化部队第200师,随后坦克从200师剥离,单独组建装甲兵团。 这部分坦克在昆仑关之战、第一次入缅之战中都有参战,到抗战后期仍有少部分留存。当时进口的苏式火炮大大弥补了国军在全面抗战初期的战损,到抗战后期,苏式火炮在国军独立炮兵团中依旧有相当数量。此外苏式转盘机枪等,也在国军精锐主力部队中有相当的装备。 在全面抗战初期,国府还从欧洲紧急订购了一批武器装备,如比利时造的机枪等,这些在抗战后期仍然有装备。(待续)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记录历史维基百科

0 阅读:54

猜你喜欢

范弗里特的饭量

范弗里特的饭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