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良心的知识分子,不为升官发财,一心只想为国为民做点实事。这才是知识分子求学的初

飞航谈情感文案 2025-04-04 09:04:23

有良心的知识分子,不为升官发财,一心只想为国为民做点实事。这才是知识分子求学的初衷。 左宗棠就是这样的,就像他所说“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据史料记载,左宗棠20岁就中举,但三次会试未能考取进士,从此发誓不再科举,用心经世学问,学得满腹经纶,自称今亮,也就是当世的诸葛亮。 左宗棠没有做官时就心怀天下。左宗棠当私塾先生时,除了科举的八股文不得不教外,还教学生排兵布阵,希望将来有一天,他的学生文可进考场,武可上战场。 为百姓做实事,是左宗棠一直坚持的良心。 左宗棠还在坐馆时,路上遇见一群灾民,他把点心都分给几个快饿死的孩子。回到家,他和夫人商议,在自家门口架起大锅,熬粥,熬药,赈灾济民。家里粮食吃光了,能典当的典当了换粮食,继续赈灾,最后去陶府预支坐馆钱来救济灾民。 那时的左宗棠还没有做官,就做了当官的该做的事。 左宗棠在长沙当幕僚时,看见一个小孩当东西,因为当铺太高,孩子踮脚也够不到台面,被店里的伙计恶意戏耍。左宗棠感同身受,令长沙所有当铺铺面锯掉二尺。能让弱势群体活得有尊严,这在当时得多高的境界? 做官之后的左宗棠,更是心里装着百姓的疾苦。 左宗棠率楚军保住景德镇后,老百姓感激,凑钱买了两头牛去庆功。左宗棠对献牛的百姓说:“两头牛放在一户农家,就是一笔很大的财产。心意我领了,你们公议一下,找两户最穷最需要耕牛的人家,一家一头分给他们,可好?” 更别说,左宗棠始终忧国忧民,心里装着国家。看见洋人的轮船在大清的江面上横冲直撞,耀武扬威,他便一心想办洋务,造洋枪洋炮洋轮,师夷长技以制夷。 新疆沦入阿古柏之手,俄罗斯占领伊梨,以李鸿章为首的当朝重臣都认为新疆不过是数千里的荒地,基本上是主张放弃。但是,左宗棠认为尺土寸地都是我大清版图,哪怕是荒寒之地,也一定要收回。 左宗棠以65岁的日暮之年,多年守在西北苦寒之地,百病缠身,须发全白。左宗棠多年与家人分离,二哥、次女、四女先后病逝,他都没有能够回去见上最后一面,他一心想收复沦陷13年之久的新疆。 左宗棠在西北,所到之处,善待民众,给赈粮,给种子,甚至给种羊,深得百姓拥戴。所以,用了一年半的时间,除了伊犁仍在俄罗斯手里,新疆基本上收复了。 可惜,大清腐败透顶,已病入膏肓,像左宗棠这样有良心的官员太少,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如果当时的官员都像左宗棠一样,心里装着国家和人民,有远见卓识,中国何至于遭受百年屈辱! 注:图片搜自网络。

0 阅读:0
飞航谈情感文案

飞航谈情感文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