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史》,聊历史(98)世间再无瓦岗 李渊自打晋阳起兵,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一路顺风顺水,仅一年时间便开创了大唐基业,论功劳的话,最大的功臣非二皇子李世民莫属,李世民在这期间展露出了非同常人的军事才华,其谋略胆识令众人大加叹服,一颗耀眼的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李世民从战略上放弃了进攻东都洛阳,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洛阳确实不好搞,李密的下场就是最好的佐证。 李密杀掉翟让之后,收到了洛阳杨侗送来的招降书,面对敌人抛来的橄榄枝,李密二话不说就接受了,原因很简单,他也打够了,既然打不过就加入,瓦岗毕竟是杂牌军,内部暗流涌动,翟让的旧部对其虎视眈眈,他总不能把这些旧人全干掉。 就在这时,宇文化及率大军北上来抢地盘,腾出手来的李密前去迎战,这宇文化及也是草包,十几万正规军被打得只剩两万,仓皇逃到一个小县城,穷途末路之时还登基称帝,过了一把皇帝瘾。不过仅仅当了四个月,就被窦建德灭掉了。 双方交战的时候,洛阳城发生巨大变故,王世充叛变了,他废掉了新皇帝杨侗,自己干起了一把手。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李密的投降。 王世充受杨广委派帮着杨侗守洛阳,这几年拼死拼活和李密不停地干仗,虽然没打几场胜仗,但力保洛阳不失,如今李密麻溜地投降了,王世充瞬间失去了作用,将来还要听命于李密,他自然是咽不下这口窝囊气。 形势变化之快让李密猝不及防,他刚赶跑了宇文化及,又要面对王世充这个老对头,王世充本就不好对付,现在军政一手抓,工作效率高的很,李密很头大。 此时的瓦岗早已今非昔比,一个不团结的集体是难有作为的,日益骄矜的李密越来越不得人心,而粮草短缺的王世充破釜沉舟,誓要夺回被瓦岗抢走的粮仓,双方的决战没有任何悬念,李密输了,输的很惨。 瓦岗一众名将秦叔宝、单雄信、程知节等人投降了王世充,世间从此再无瓦岗寨。 走投无路的李密如丧家之犬,权衡再三之后,最终选择了投奔刚刚登上皇位的李渊。 对于李密的集体跳槽,李渊没有那么的热情,只封了他一个小官,李密热脸贴了个冷屁股,心理极度不平衡,老子曾经也是称王称霸的主,在这干御膳房的差事,真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没多久,李密待不下去了,便找了个理由准备撤退,李渊知道此人非池中之物,也未挽留,任其离去。 果然,李密出了长安就翻脸了,既投唐又反唐,出尔反尔之人注定没有什么好下场。 李密不顾众人规劝,率军攻打唐军驻地桃林,结果在山中中了埋伏,被唐军当场斩杀,年仅三十七岁,名噪一时的瓦岗大佬就这样凄惨地出局了。 灭掉了李密这个不安定分子,李渊松了口气,接着又将李密的旧臣徐世勣(李世勣)及其部众收入麾下,进一步扩充了力量。 李世民放弃东进,转而经略陇西地区也收获满满,李家王朝正一步一个脚印朝着最高目标前行,眼前最大的对手只剩下东都的王世充和河北的窦建德。
读《唐史》,聊历史(98)世间再无瓦岗 李渊自打晋阳起兵,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一路
历史庆有餘
2025-04-04 18:01:4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