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顺口溜,骂了三个人,后来这三人一大将,一上将,一中将 1945年8月,苏联红军在没有提前通知的情况下,发动了对日本关东军的远东战役。 这一突如其来的进攻迅速击溃了日军的防线。 8月15日,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宣布日本投降。 东北在这一时期变得异常关键。 无论是毛泽东还是蒋介石,都意识到东北的战略价值。 毛泽东曾在党的七大上明确指出,东北不仅是中国革命的核心区域,也是中国未来政治格局的关键。 而蒋介石也深知,东北的矿产资源、交通枢纽以及丰富的物产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要因素。 当苏联红军开始进入东北后,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队加速向东北进发,并通过美军协助将兵力从后方调集到前线。 与此同时,八路军和新四军也接到命令,迅速向东北进军。 为此,中央决定派遣冀热辽军区第16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率部进入东北。 曾克林到达东北后,不仅接管了日伪军的武器装备,还包括大量的无业游民和当地民众 仅仅在两个月内,部队人数便从最初的四千人增至八万多。 曾克林对这一切感到自豪,在飞回延安时,向党中央汇报沈阳及各地的武器和物资堆积如山。 与此同时,黄克诚向中央提出了建议,要求派遣更多兵力,尽快占领东北。 然而,饶漱石对此建议持反对意见,认为华中局无权干预此事。 尽管如此,黄克诚个人向中央发送了电报,提出应迅速派遣五万至十万大军前往东北,集中力量建立稳固的根据地。 他在电报中强调,当前形势下,若错失东北,将可能丧失整个战局的主动权。 中央决定按照黄克诚的建议,迅速派遣新四军三师进军东北。 黄克诚在完成了淮安的战斗后,接到了这一指令,立即准备向东北进发。 三师的副师长兼参谋长洪学智深知,部队要携带足够的武器,才能确保顺利抵达东北。 虽然中央要求轻装前进,但洪学智认为不带武器进入陌生的东北是不切实际的。 苏北到东北的路途遥远,途中可能遇到土匪或敌军。 经过与师长黄克诚的商议,最终决定全师携带武器装备,其他物资则仅带足够应付行程所需。 四军第三师从苏北的两淮地区出发,正式开始了前往东北的征程。 途经山东临沂时,部队在当地停留休整了两天。 此时,山东军区司令员罗荣桓提出,希望第三师能够将部分武器留给山东部队。 黄克诚与洪学智经过商议后,决定将一些重型武器交给山东部队。 随着部队逐渐向北推进,大部分三师指战员来自南方,对北方的寒冷并不适应。 士兵们听闻东北寒冷异常,气温常常低至零下三四十度,寒风刺骨。 许多士兵开始表现出消极情绪。 三师加强了政治工作,着重强调东北的战略重要性以及国民党在该地区的威胁。 部队逐渐恢复了士气。 1945年,三师终于抵达辽宁锦州地区。 然而,当部队深入东北后,他们很快发现,东北的战斗条件和实际情况与预想差距甚大,部队不仅面临严寒的天气,还陷入了物资短缺的困境。 缺乏必要的装备和物资,士气低落。 在这种困境中,部分士兵私下里编出了顺口溜,讽刺三师的领导。 顺口溜中把洪学智、黄克诚和吴法宪这三位领导称为“洪麻子”、“黄瞎子”和“吴胖子”。 洪学智的“洪麻子”外号来源于他满脸的麻子,黄克诚的“黄瞎子”则因其高度近视而得名,而吴法宪的“吴胖子”则是由于其矮小而肥胖的体型。 面对士气低落的局面,洪学智等领导人积极与部队成员沟通,承认工作中的不足,并加大了思想工作力度。 到了1946年,三师带领部队展开了一系列战斗,不仅获得了大量战利品,还逐渐改善了部队的物资供应状况。 建国后,黄克诚被授予大将军衔。 在黄克诚的领导下,第三师培养了多位军事名将。 张爱萍是其中之一,他在建国后担任了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等重要职务。 此外,洪学智曾担任第三师的参谋长、副师长,并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建国后,洪学智还接任了总后勤部部长职务。 此外,第三师还有吴法宪这位开国中将。 吴法宪曾在东北战场上担任第二纵队政委。 参考文献:[1]于悦,王晶晶.第三届“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学术研讨会综述[J].民国档案,2023,(04):139-142.
一首顺口溜,骂了三个人,后来这三人一大将,一上将,一中将 1945年8月,苏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5-04-05 19:41:55
0
阅读: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