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们这波操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清明挖笋比赶集还热闹,一锄头下去十几斤的毛竹笋咔咔往外冒,可鲜笋转眼就发黑,腌酸笋费盐、晒笋干费工,算下来还不如直接扔地里省心。 福建江西的冬笋价格坐上了过山车,从50块跌到20块,杭州菜场直接甩出“15元两斤”的跳楼价。加工厂收笋像开盲盒,今天高价明天停收,老乡们扛着麻袋追着货车跑,愣是追不上行情。 西牛镇去年靠麻竹笋狂揽18亿,政府给冷库装空调、给厂房发补贴,老乡们腌笋都腌出了高科技。可更多地方还在用祖传大缸搞生产,小作坊今天开张明天跑路,连食品许可证都攒不齐。 现在村里年轻人宁可刷抖音也不挖笋,除非哪天加工厂能像外卖小哥一样随叫随到。听说有村集体把整片竹林包给大公司,挖笋的管挖、腌制的管腌,连卖不出门的酸笋都成了网红伴手礼... 春笋冒头 有人一小时能挖130多斤
清明回农村老家,我发现一个可怕的共性,农村大部分家庭都这样:1.有些农村年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