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视力下降的真正原因长期近距离用眼:长时间看手机、电脑、书籍等,眼睛的睫状肌持

莓莓妹 2025-04-06 05:53:08

导致视力下降的真正原因长期近距离用眼:长时间看手机、电脑、书籍等,眼睛的睫状肌持续处于紧张收缩状态,易引发视疲劳,导致调节能力下降,进而造成视力下降。

不良用眼姿势:如走路、坐车时看书,或在光线过强、过弱的环境中用眼,会使眼睛承受较大压力,增加近视发生的风险。

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近视是由于眼轴过长或晶状体屈光力过强,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方;远视是眼轴过短或晶状体屈光力较弱,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方;散光则是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屈光力不同,导致不能形成一个焦点。

白内障:晶状体混浊会阻碍光线正常透过,使视力逐渐下降,常见于老年人,也可能由外伤、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青光眼:眼压升高会对视神经造成损害,导致视野缺损和视力下降,是一种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

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加,眼睛的晶状体弹性降低,调节能力减弱,会出现老视,表现为近距离视力下降。

营养缺乏:缺乏维生素A、叶黄素等营养素,会影响视网膜的正常功能,对视力产生不良影响。

遗传因素:高度近视等一些视力问题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患有高度近视,子女近视的发病概率会相对较高。

0 阅读:29
莓莓妹

莓莓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