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刘德华试镜一部电影,被嫌弃外形不够好,一个身高不足1.5米的小个子对他说:你再去试试,这次记得提我的名字。结果刘德华果然被选上。
1981年,香港的电影产业正处于其黄金时期,各大制片公司都在寻找新面孔和新才能,用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这一年,刘德华,一个热衷于演艺事业的年轻人,也决定在这块浩大的电影版图上为自己争一席之地。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得知某知名制片公司正在招募演员。心怀梦想的他,整装待发,充满期望地走进了试镜现场。尽管他对每一段台词都倾注了全力,但试镜结束后,导演和制片人私下议论,觉得他的外形并不符合他们心中对主角的设想。刘德华从窃窃私语中感受到了不妙,离开试镜现场时,他的心情沉重,仿佛梦想就要被打破。
正当他忍不住心灰意冷、蹲在一角低落时,一个小个子走了过来。他的身高不足1.5米,但气场非常强大。他用沙哑的声音对刘德华说:“你还是那个热爱演戏的小伙子吧?为什么看起来这么沮丧?”
刘德华抬起头,露出一丝疑惑。这是谁?为何他如此关心自己?
小个子继续说:“我看了你的试镜,你有天赋。不要因为某些人的片面之词而放弃。你再去试试,这次记得提我的名字。”
刘德华吃了一惊,他从这个小个子的眼神中看到了坚定和鼓励,这让他重新燃起了希望。他站起身,稳稳地对小个子说:“谢谢您,我会再试一次。”
回到试镜现场,当他提到那个小个子的名字时,导演和制片人都露出惊讶的表情。
而这个小矮子就是泰迪·罗宾,可泰迪罗宾为什么要帮助刘德华呢?
一个颁奖典礼上,无数的明星和影视工作者都聚集一堂,熠熠生辉。尽管刘德华只是其中的一个小人物,但他没有显露出一丝的自卑或焦虑。当晚,一个备受人们尊重的老者因身体欠佳,走动略显蹒跚。许多人都视而不见,忙于自己的交际和应酬。但刘德华却上前,微笑着伸出手,稳稳地扶住了他。
这一幕,恰好被泰迪·罗宾看到。泰迪·罗宾,在香港的影视圈,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不仅是当时香港电影产业的权威人物,更是《彩云曲》这部备受期待的大作的制片人。他对刘德华的这一举动印象深刻。在泰迪·罗宾的眼里,刘德华这一举动显示出他的真诚和善良,这是一个演员真正的魅力所在。
颁奖典礼结束后,泰迪·罗宾主动找到了刘德华,与他进行了简短的交谈。刘德华简单、真诚的话语,以及他对演艺事业的热情和执着,让泰迪·罗宾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断。
试镜结束后,刘德华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在《彩云曲》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与此同时,他与泰迪·罗宾之间,也结下了深厚的师徒情和友情。在泰迪·罗宾的指导和帮助下,刘德华的演艺之路开始真正地腾飞。
刘德华在《彩云曲》中的出色表现,为他赢得了不少好评。他的名气开始慢慢上升,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每当有人问及他的成功,他总会提及泰迪·罗宾,并称他为自己的“恩人”。
香港的娱乐圈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地方,有许多才子佳人随着时光渐渐被人遗忘。但刘德华明白,真正的成功不仅仅是短暂的光芒,更在于不断的努力和进步。有了泰迪·罗宾的引荐和帮助,他获得了更多的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轻松前行。
泰迪·罗宾对他说:“德华,机会是给准备好的人的。你得到了机会,更要珍惜它。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走得更远。”
刘德华深以为然。他不仅投身于演戏,还开始尝试歌唱,很快就成为了香港的歌影两栖明星。无论是影坛还是歌坛,他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但与此同时,他也遭遇了许多困境和挑战。有一次,他遭遇了职业的低谷,影视作品和音乐作品都未能达到预期的成果。失意之下,他曾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是,每当这种时候,泰迪·罗宾总是第一个出现在他的身边,给予他鼓励和支持,告诉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正是在泰迪·罗宾的鼓励下,刘德华重新振作,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再次站在了事业的巅峰。
二人的深厚友情也渐渐被外界所知。许多人称他们为“师徒二人组”,但两人更喜欢称对方为“兄弟”。在私下里,他们亦师亦友,经常互相探讨工作上的问题,也会分享生活中的快乐和困惑。
时间流转,泰迪·罗宾因年岁渐长,开始渐渐淡出娱乐圈,而刘德华则继续他的演艺事业。但两人之间的友情,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多年后,刘德华在接受一次访问时,再次提及泰迪·罗宾:“我所走过的路,少不了他的支持和鼓励。如果没有他,也许不会有今天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