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师长戴海容久久攻不下阵地,廖耀湘丢开望远镜大骂道:“饭桶!宪兵队立即出发,把戴海容给我毙了!”很快,宪兵就冲进了前线溃败的散兵中吆喝:“戴海容!戴海容在哪里?”戴海容心中一惊,当即便破口大骂起来。 1950年的香港,维多利亚港湾灯火璀璨,一片繁华景象与战火纷飞的内地形成鲜明对比。在一栋临海的豪宅中,六十岁出头的戴海容斜倚在藤椅上,手里捏着一杯上好的威士忌,目光越过繁忙的港湾,似乎望向了更远的北方。 "先生,有位自称是旧相识的人求见。"管家弯腰低语道。 戴海容眯起眼睛,放下酒杯,示意让客人进来。片刻后,一位头发斑白的老者走了进来。戴海容定睛一看,不禁惊讶地站起身:"老赵?你怎么也到香港来了?" 来人正是当年七十一军九十一师的一名营长赵德明。两人落座后,赵德明环顾豪宅,感慨道:"戴师长,您在香港过得挺滋润啊。" 戴海容苦笑一声:"侥幸,侥幸。要不是当年那一场血战,我恐怕早就命丧黄泉了。" 那是在1948年10月的一天,那时的戴海容,还是国民党第九兵团第七十一军九十一师的师长,而不是如今这个坐拥数间商铺的香港商人。 戴海容望着窗外逐渐西沉的太阳,回想起自己的一生。1909年,他出生在湖北天门一个贫苦农家。那时的中国,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为了生计,年轻的戴海容选择了从军之路。1931年,他从南京中央军校毕业,正式加入国民党军队。 "那时候我就明白,在军队里混,就得懂得审时度势。"戴海容自嘲地笑道,"什么忠诚啊,牺牲啊,都是骗人的。我看准了一点——保命要紧,有命才能享福。" 凭借这份"明悟",戴海容在军中步步高升,从小小的排长做到连长、营长,再到团长,最后坐上了九十一师师长的位置。 "说起来,我们七十一军在第九兵团里可是最吃亏的。"戴海容叹了口气,"龙陵一战后,军中换了好几任长官,到了东北战场,又是打仗次数最多,却得不到及时补充。廖耀湘那个王八蛋,眼里只有他的新六军,把我们当成了炮灰!" 那是在1948年10月21日凌晨,辽宁黑山的天空尚未泛白,第七十一军正在匆忙准备向黑山发起进攻。戴海容站在营帐外,借着微弱的灯光研究着地图,眉头紧锁。 整个辽沈战场局势已经急转直下。十月初,锦州被东北野战军攻克,蒋介石的战略已被打乱。西进增援的第九兵团被迫调转方向准备撤退,而撤退路线上的黑山和大虎山地区成了关键。廖耀湘在10月20日终于从蒋介石那里争取到了从黑山方向撤退到营口的许可。 "师座,军部命令九十一师担任攻打大白台子的任务。"参谋长递过一封电报。 戴海容接过一看,脸色顿时变得难看:"全军后撤,偏让我们打头阵?廖耀湘这是要我们当炮灰啊!" 参谋长小声道:"听说廖司令把新六军和装甲部队都留在后方了,我们这是被推到最前面了。" 戴海容冷笑一声:"老子在军中摸爬滚打几十年,什么阴谋看不出来?廖耀湘一直看不起我们七十一军,这回是想借共军的手除掉我们!" 天刚亮,进攻就开始了。九十一师被命令攻打解放军侧翼的大白台子阵地。戴海容心里明白,正面硬碰硬,必然伤亡惨重。他可不想把命丢在这里,便命令部队改为迂回包抄,避开正面冲突。 进攻开始后,东野第十纵队的防线如铁桶一般,戴海容指挥的九十一师屡攻不下。他心中暗想:"这仗没法打,死也要死别人,不能让我的人白白送死!"于是,他命令部队采取保守战术,虚晃一枪后便退了下来。 几公里外的高地上,廖耀湘正通过望远镜观察战况。看到戴海容指挥的部队在大白台子阵地前畏缩不前,他顿时怒火中烧。 "这个戴海容,胆小如鼠!"廖耀湘丢开望远镜,对身边的参谋长吼道,"这样打下去,共军主力要是反扑过来,我们全完了!" 10月23日下午,连续两天的进攻依然没有突破。廖耀湘彻底失去了耐心,他猛地把望远镜摔在地上:"饭桶!宪兵队立即出发,把戴海容给我毙了!" 十几名宪兵立刻领命前往前线。此时的戴海容正在一处临时搭建的师部指挥所内,翻看地图寻找撤退路线。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 "戴海容!戴海容在哪里?"几名陌生的军官大声吆喝着。 仅仅几秒钟,戴海容就意识到了危险。多年在军中摸爬滚打的直觉告诉他,这些人来者不善。二话不说,他立即对门外的警卫大声吼道:"外面是什么人?竟敢直呼老子的名字!给我把他们全部拿下!" 警卫们闻令而动,端起枪冲了出去。几声枪响过后,宪兵全部倒在了血泊中。 戴海容明白,杀了宪兵,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他马上联系了与自己交好的军长向凤武,向他求助。向凤武也对廖耀湘的命令感到不满,暗中帮助戴海容连夜逃往沈阳。 四天后,就在戴海容逃到沈阳的同时,西进兵团在黑山、大虎山地区被解放军全歼,10余万人成为俘虏,廖耀湘本人也在10月29日被俘。 而此时的戴海容,已经用几根金条在沈阳买到了飞往北平的机票,开始了他逃亡的旅途。在北平机场被宪兵认出时,他再次用金条开路,最终辗转到了香港,逃过一劫。
1948年,师长戴海容久久攻不下阵地,廖耀湘丢开望远镜大骂道:“饭桶!宪兵队立即
熹然说历史
2025-04-06 23:22:05
0
阅读:681
用户85xxx95
收了金条就放行,还真放?有这样实诚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