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82年,宋太宗发现儿子赵恒突然骨瘦如柴。调查后发现他府中藏着一位来历不明的有夫之妇,美艳动人能歌善舞。命赵恒将她赶出宫去,谁知多年后这女人竟成了皇后。 韩王赵恒是赵光义的第三个儿子,不愁吃喝的他,每天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的玩儿。 某日,赵恒对亲信张耆说:“我听闻巴蜀之地多美女,可至今都没见过。可惜啊,可惜。” 张耆明白了赵恒的意思,可巴蜀之地距离京师开封甚远,张耆总不能专门走一趟。于是,他在开封四处打听,谁家有蜀中女子。 这一来二去,还真让他问着了。开封城里有个银匠叫龚美,他就是从蜀地来的。 龚美的老婆叫刘娥,年方二八,美艳俊俏,倾国倾城。 张耆打听到,龚美因为铺子的生意不好,正在家里发愁。 于是,张耆找到龚美说:“我可以给你银两,还能再给你找间好铺子。” 龚美大喜过望,问:“那官人需要我做什么?” “你老婆”张耆接着说:“实不相瞒,韩王看中了你家夫人,遣我来请。只要你同意放人,你跟你老婆,都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刘娥本就是龚美买来的,两人谈不上有多深的感情。既然离开对二人都好,龚美和刘娥也就同意了。 赵恒见到刘娥后,喜欢的不得了,整日流连于床榻之上,与其寻欢作乐。久而久之,赵恒的身体日渐消瘦,面色蜡黄,毫无生色。 很快,赵光义觉察到了儿子的不对劲。赵光义知道,直接问赵恒,他不会说实话。于是,赵光义找到了赵恒的乳母。 这位乳母,一向看不上刘娥,觉得她不守贞洁妇道,与娼妓无异。乳母毫无保留甚至添油加醋的向皇帝赵光义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赵光义顿时火冒三丈,他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为了一个二婚的女人,而变得如此颓废。 赵光义面斥赵恒:“天下多少好女人你找不到,你怎么能跟那个身份低微,来历不明的民间女子搅和在一起?”随即,赵光义下令,将刘娥逐出韩王府。 赵恒不敢违抗皇命,只得照办。可他又放不下刘娥,此时张耆再次站了出来:“王爷,不妨把夫人放到我家,只要您有空,就前去探望。” 不等赵恒说话,张耆补充道:“韩王请放心,自明日起,我搬去驿站居住,绝不回去。我那个家,以后就是您跟夫人的。” 赵恒对张耆的表现很满意,自此三天两头的就往张耆家跑。即使赵光义把潘美的女儿,嫁给了赵恒,赵恒也还是对刘娥痴心不改。 对于刘娥而言,这样的日子充满期待。在她看来,只要等到赵光义驾崩,自己就能光明正大的进入韩王府,当上韩王妃。 然而,更大的惊喜正等待着她。 赵光义在剪除了太祖系的赵德昭、赵德芳和弟弟赵廷美后,准备把皇位传给长子赵元佐。 不料,赵元佐竟得了失心疯,赵光义只得将其软禁。 皇次子赵元喜,也无故暴亡。 按照继承顺序,排行老三的赵恒竟然当上了太子。 公元997年,赵光义驾崩,储君赵恒即位登基。虽然赵恒的身边已经有了正妻郭皇后跟其他几个嫔妃,但刘娥仍是他的最爱。 赵光义把刘娥接入宫中,先被封为四品美人,又成了修仪、德妃。刘娥父母死的早,她索性认龚美为兄,并让龚美改姓刘。 赵光义的前夫哥,竟然摇身一变成了他的大舅子。 转眼间十年过去,正宫娘娘郭皇后殡天,按照赵光义的想法,是直接立刘娥为皇后。 不过,群臣们并不认同,原因有二:刘娥身份不正,且不受太宗待见;刘娥入宫多年,并未诞育一儿半女。 不过,赵恒决心已定,既然刘娥生不出孩子,那就另辟蹊径。在刘娥的撮合下,赵恒宠幸了刘娥的婢女李氏,不久后李氏怀孕,并顺利诞下一名男婴,取名为赵受益,后更名为赵祯。 赵恒对外宣布,赵受益是刘娥所生,顺理成章的让她当上了皇后。 至于赵受益的生母李氏,赵恒象征性的给了她的妃子的名分,却并未让她与儿子相见。 刘娥逆袭当了皇后,自此心性大变,竟然参与起了朝政,处处打压名相寇准。 在赵恒驾崩后,成为太后的刘娥,临朝称制,学着武则天穿上了衮袍。若非大臣劝阻,若非刘娥听劝,她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武则天。
公元809年,唐宪宗趁郭贵妃不在宫里,想要临幸她的宫女郑氏,他说:“听说相士算出
【2评论】【4点赞】
用户10xxx71
故事会[哭笑不得]
用户88xxx67
真宗就是个窝囊废,没刘后善后,凭仁宗这憨货,坐不稳位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