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长问我,毛毛是怎么做到这么耐鸡的?
耐鸡这个词,我想大概指的是孩子自律上进,指哪打哪,让他做5页题,他绝对不只做4页半,而且吃苦耐劳从不喊累。
如果这是耐鸡的话,毛毛真的一点都不搭边。
我娃跟大多数小男生一样,调皮捣蛋,时而鬼哭狼嚎,喜欢打游戏,喜欢撩鸡摸狗。你说他懒吧,从早到晚动个不停,你说他勤快吧,写作业叫个不停。
否则我也不会有那样的感慨:怕苦怕累怕学习,又懒又馋又贪玩。
从一年级开始,每个学期被各个老师小窗,我都习惯了。不光是语数外老师时而说他“作业没带,作业没写,上课讲话”,音乐老师跟我说他上课都在玩没有笔记本,美术老师说他不好好画画跟同学玩,连体育老师都找过我说他上课不认真不积极跑步。。
把学校的墙上踢一个大洞然后若无其事的去上课,老师不看监控都找不到罪魁祸首,这事也是他干得出来的。
甚至带他在外面吃饭,都要被服务员跑过来提醒好几次:请小朋友小声一点。
也许有人天生耐鸡,但那绝对不是我家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他这么不上道,成绩又是怎么鸡出来的呢?
我真的有一些方法和技巧可以跟大家讲讲,我觉得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要有眼力见,要顺势而为,助推孩子的积极性并把他自己的欲望放大。
其实学习任何东西都是有阶段性的。
刚开始接触,一般的情绪是“畏难”。害怕自己做不好,不想尝试,怕丢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时候家长一定要鼓励鼓励再鼓励。彩虹屁吹起来,每向前一小步,都要真心地表示赞赏。
对一个内容入门之后,会有一段蜜月期,因为有新鲜感并且技能还在不断上升,这时候你只要给他提供好的资源,让他去学习去摸索去沉浸其中。
入门到一定程度,会了但是不熟练的阶段,再往后就会觉得无聊觉得辛苦。这时候你就给他换一些不同的花样,这本书弄一点那本书弄一点,给孩子有一点新鲜感。这个阶段比较难熬。
然后是熟能生巧,度过了不断重复练习的时期,又会迎来一个开心的阶段,那就是孩子对这个内容掌握的比较好,好胜心引导的正反馈就来了。
这个时候,大部分孩子才会有真正的自驱力。
前面的一段过程,如果没有家长从旁激励和辅助引导,很多孩子自己就走不过去。
我很少会强制要求毛毛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我会观察他,看到他的积极努力也看到他的消极情绪,他积极的时候我喂资源,他消极的时候我给到鼓励或者帮他去从更高的角度去看问题。
带孩子并不容易,我觉得我带的尤其不容易[笑cry]
但是你问我想不想要一个真正的听话的耐鸡的孩子,其实我不喜欢。
我觉得男孩子就应该这样吧,想笑的时候放肆笑,想哭的时候就大声哭,对不喜欢的人和事拼命吐槽,追求成就感,为了荣誉和赞赏会很认真努力,但是遇到一点困难又会躲起来喊妈妈。
他活的天真烂漫,又很肆意。这一点,在我这里,显然比成绩重要。